第1章 人類學:民族志與紀錄片
1.1 人類學與影像交匯的機緣
1.2 影像的真實性與建構性
1.3 文字與影像的民族志差異
1.4 本章小結
第2章 世界民族志紀錄片發(fā)展簡史
2.1 民族志紀錄片的“圖騰先祖”
2.2 民族志紀錄片的戰(zhàn)后復興
2.3 當代民族志紀錄片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視聽語言與拍攝技法
3.1 景別、機位與運動
3.1.1 景別
3.1.2 機位
3.1.3 運動
3.2 構圖、色彩與聲音
3.2.1 構圖
3.2.2 色彩
3.2.3 聲音
3.3 影視拍攝入門準則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攝影設備與輔助性拍攝器材
4.1 攝影設備發(fā)展簡史
4.2 主流攝影設備與基本功能
4.2.1 數字電影級攝影機
4.2.2 影視業(yè)務級攝影機
4.3 輔助性拍攝器材概覽
4.3.1 固定拍攝輔助器材
4.3.2 移動拍攝輔助器材
4.3.3 照明輔助器材
4.4 錄音輔助器材
4.5 鏡頭與轉接環(huán)
4.6 本章小結6
第5章 非線性數字影像編輯
5.1 蒙太奇:影像關聯與結構設計
5.1.1 蒙太奇原理與基本類型
5.1.2 蒙太奇的作用
5.1.3 紀錄片剪輯方略
5.2 主流非線性編輯系統(tǒng)介紹
5.2.1 非線性編輯系統(tǒng)發(fā)展簡述
5.2.2 主流非線性編輯系統(tǒng)概述
5.3 非線性編輯:從鏡頭組接到影像合成
5.3.1 非線性編輯系統(tǒng)的預備性知識
5.3.2 非線性編輯的基本流程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參與觀察與田野影像筆記
第7章 觀察式民族志紀錄片創(chuàng)作
第8章 其他類型民族志紀錄片創(chuàng)作
第9章 作為社會工作方法的社區(qū)影像
第10章 民族志紀錄片的傳播方式與研究方法
出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