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秦人自名麗山,仿效昆侖傳說,封土埋沒了空前絕后的“地天通”,地下地面及其上各類埋藏、建構建筑,多與天象對應。地宮、“地天通”、封土及其主人,就這樣“常居”天地之中。麗山總體營造的主導思想,系以比類取象為核心的天人相應或天人合一整體觀?!霸谝跋笪铮诔蠊?,在人象事?!鼻梢庾苛?,品物畢圖;雕琢性情,隱以藏用。在秦始皇帝陵出土銅車馬的研究中,“靈魂乘車說”、“兵車說”,以及從銅車馬引出的鹵簿制度研究,皆存在著文獻不足,以及考古資料與歷史實際不相符合的問題。只有在溝通天人的大背景下,從秦人的實踐及其對這種實踐的理解出發(fā),去究明銅車馬的性質,方可達到這幾方面的有效整合。銅車馬坑是祭祀坑,兩件銅車馬是祭祀皇天上帝時獻給神明的禮物。秦始皇帝陵陪葬坑的相關問題應該在中國古代文明的大背景下進行討論。作者經考證認定,陪葬坑出土的群俑,并非像現(xiàn)在認定的那樣是“兵馬俑”、“軍陣”或者“宿衛(wèi)軍”,而是唯秦始皇方能擁有、方能動用的近臣侍衛(wèi)系統(tǒng)即“郎系統(tǒng)”,是秦始皇帝出入或即將舉行禮儀盛典時基本范式的生動寫照,而非所謂“兵強馬壯的秦國軍隊的形象記錄”?!袄上到y(tǒng)”作為一種建制或體制力量,意味著秦人貴族血緣親屬關系的超穩(wěn)定結構及其更為古老的史前漁獵傳統(tǒng),關乎秦國家機器的運作,關乎秦國之興與秦朝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