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緒論
一、晚明宗教現(xiàn)狀與社會思潮
二、三言二拍與宗教關系的研究現(xiàn)狀
三、三言二拍與宗教關系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三言二拍對佛教思想的表現(xiàn)
第一節(jié) 三言二拍對因果報應思想的表現(xiàn)
一、因果報應思想的內涵
二、三言二拍中的因果報應方式
三、三言二拍中因果報應思想的特點
第二節(jié) 對輪回思想的表現(xiàn)
一、輪回思想的內容
二、三言二拍中輪回思想的表現(xiàn)
第三節(jié) 對地獄的表現(xiàn)
一、古代的冥界觀念
二、地獄思想的傳入及其中土化
三、三言二拍中的地獄信仰
第四節(jié) 對觀音信仰的表現(xiàn)
一、觀音形象的演變
二、觀音信仰的表現(xiàn)
第二章 三言二拍所表現(xiàn)的道教信仰
第一節(jié) 對道教神仙思想的表現(xiàn)
一、對道教多神崇拜的袁現(xiàn)
二、三言二拍中神仙思想的特點13’
第二節(jié) 對道教法術之表現(xiàn)
一、齋醮與青詞
二、符策
三、咒術
四、尸解
五、丹術
六、房中術
七、隱形變化之術
八、占卜術及其他法術
第三章 佛教、道教與三言二拍的文學表現(xiàn)
第一節(jié) 佛教、道教與三言二拍的題材選擇
一、三言二拍中的佛教與道教題材
二、三言二拍中佛教、道教題材的成因
第二節(jié) 佛道倫理思想與三言二拍的教化意識
一、馮夢龍、凌淳初的教化思想
二、勸善懲惡——因果報應思想與三言二拍教化手段的設定
三、佛教、道教倫理思想與三言二拍的教化內容
第三節(jié) 因果報應與三言二拍情節(jié)設定
一、以因果報應思想作為小說整體結構的框架
二、以因果報應思想作為情節(jié)轉變的契機
三、因果報應對小說藝術性的削弱
第四節(jié) 佛教與三言二拍的文體構成
一、佛教激發(fā)了話本小說的產生
二、佛教影響了三言二拍文體的構成
第五節(jié) 道教存思與三言二拍的藝術想象
一、存思簡論
二、道教存思與三言二拍的藝術想象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