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存中華民族文化、教育之國脈,十幾所院校和研究機構戰(zhàn)時先后遷入云南,昆明一時間人文薈萃,成為中國大后方的文化重鎮(zhèn);全國相當數量的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知名人士,都在云南這塊偏僻的紅土地上會集了。他們不失民族氣節(jié),甘于艱苦,甘于淡泊,朝夕系念著教學和科研,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為培養(yǎng)人才而作著不懈的努力。在他們心目中,無論環(huán)境如何艱苦,無論敵人如何摧殘,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必須讓民族的“學術生命”倔強地存活下去?!段髂辖牵好駠娜丝箲?zhàn)年月的那些事》挖掘出大量新史料,超越以往關注西南聯(lián)大的視角,觀照更廣闊的時空,更多的學者文化人的群體,以豐富的細節(jié)再現(xiàn)彼時大西南弦歌不輟、延續(xù)民族文脈的精神堅守之狀貌,給今人留下了無盡的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