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及研究現狀
第二節(jié) 主要內容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五節(jié)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唐朝及相關問題
二 絲綢之路
三 絲綢之路路線
四 絲綢之路貿易方式
第二章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概論
第一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宏觀背景
一 唐朝的政治與法律
二 唐朝的經濟
三 唐朝的文化與中外交流
四 “安史之亂”后的唐朝社會
第二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來源與形式
一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來源
二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形式
第三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機構
一 中央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機構
二 地方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機構
第四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特征
第五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海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
一 唐朝海路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的主要內容
二 唐朝海路貿易管理法律與陸路貿易管理法律的區(qū)別
第三章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主體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唐朝過所制度
一 律令中的唐朝過所
二 唐朝過所申領的法定程序
第二節(jié) 唐朝法律對朝貢使者的管理
一 銅魚符制度
二 其他
第三節(jié) 唐朝便利商人貿易的法律制度
一 唐朝道路法律制度
二 唐朝關津法律制度
三 唐朝館驛法律制度
第四章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商品與市場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商品管理
第二節(jié) 商品價格
第三節(jié) 互市管理
第四節(jié) 唐代互市管理中的誠信
一 誠信思想在唐代對外貿易中的體現
二 唐代對外貿易誠信思想的根源
第五節(jié) 貨幣制度
一 內地貨幣
二 西域地區(qū)貨幣
第六節(jié) 度量衡制度
第五章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行為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行為概況
第二節(jié) 貢賜貿易行為管理
一 朝貢前的準備
二 朝貢與回賜
三 離京返回
四 唐朝貢賜貿易中的等級制度
第三節(jié) 互市貿易行為管理
一 基本管理
二 商稅管理
三 糾紛解決
第六章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實施、歷史意義與當代借鑒
第一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實施
第二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jié) 宋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的發(fā)展
一 宋朝絲綢之路貿易概況
二 宋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內容
三 宋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特征
四 宋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實施效果
第四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與我國當代外貿法律制度的比較
一 相似之處
二 相異之處
第五節(jié) 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的當代借鑒
一 增進與鄰國交往
二 適度管理之立法思維
三 完善法律責任
四 制定與完善《邊境貿易法》
五 重視國營貿易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