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撰、柏楊譯的《全盤漢化》是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鑒之一,《全盤漢化》講述了:五世紀九〇年代,一件大事發(fā)生:北魏帝國全盤漢化。拓跋宏,這位非常類似二十世紀凱末爾的君王,以無與倫比的魄力,把鮮卑文化拋棄,對于漢文化,以充滿敬慕的心情,毫發(fā)不遺地全部接受。
漢文化在當時是一個強勢文化,拓跋宏有一種使命感,他決心提高他的民族文化品質,使他的民族更為強大,這跟公元前四世紀的趙雍非常類似。
然而,可惜的是,拓跋宏時代,漢文化正處于衰落的周期,而拓跋宏所選擇的又是漢文化中最腐爛的部分,從四八六年,他第一次穿上袞龍袍,戴上有九個穗的帽子,以后在喪葬儀式上以及門第上,糾纏不休,我們就可看出,他漢化的方向,跟凱末爾和趙雍的洋化方向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