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公共價值論

公共價值論

公共價值論

定 價:¥35.00

作 者: 汪輝勇 著
出版社: 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5020070 出版時間: 2014-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9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公共價值論》介紹到公共價值是客體滿足主體需要、實現(xiàn)主體欲望和達成主體目的所具有的公共效用(客體的公共效用);是一定共同體的人們對其內(nèi)在尺度的共識及其表達(主體的公共表達);是人們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為實現(xiàn)公共利益而進行評價、選擇和改造所使用的普遍性規(guī)范(以公益為導向的普遍規(guī)范)。公共價值是客體的公共效用、主體的公共表達和公益導向的普遍規(guī)范三者的統(tǒng)一。
  公共價值問題凸顯出來,以現(xiàn)代社會為背景。因為在現(xiàn)代社會出現(xiàn)了個人主義危機、合洳}生危機和全球化危機,使人們意識到了公共價值的存在,意識到只有通過重建公共價值,才能有效地應對各種危機,實現(xiàn)和諧社會的共同理想。
  公共價值以物的公共性為客觀基礎。物的公共性是在“主客二分”和“主體一主體”關系中產(chǎn)生、呈現(xiàn)的;物的公共性是由公共物品理論發(fā)現(xiàn)和揭示的,它主要包括消費過程中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物的公共性雖然具有相對性,隨人類社會的情境不同而不同,但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zhuǎn)移,具有客觀性和基礎性。
  公共價值以公共理性為主觀條件。公共理性是享有平等自由權利的公民的理性,它以公共推理和公共辯談為手段,它的目標是公共利益。公共理性不僅僅是一種思維能力,而且是一種道德能力。
  作為一種道德能力的公共理性實質(zhì)上就是公共價值,它在幾乎所有的本質(zhì)特征上與公共價值是一致的。而公共價值的生成與實現(xiàn)實際上也離不開公共理性,沒有平等自由的公民,沒的公共推理和公共辯談,是無所謂客體的公共效用、主體的公共表達以及公益導向的普遍規(guī)范的,即無所謂公共價值。。
  公共價值也以公共領域為前提。公共領域是不同主體共在的社會空間,是存在公共利益的社會空間,是公共理性運思的社會空間,因此也是產(chǎn)生公共價值的社會空間。公共領域必將產(chǎn)生公共價值,而公共價值也只有可能在公共領域中產(chǎn)生。因為沒有公共領域,也就意味著沒有共同生活、沒有不同主體同時在場、沒有公共利益,甚至于沒有公共理性,當然也就無須公共價值,也不可能產(chǎn)生公共價值。但公共領域一旦存在,公共價值也將應運而生。
  公共價值的實現(xiàn)以公共治理為理想途徑。公共價值實現(xiàn)的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要求公眾共同付出,因而要求對公眾行為進行有效的組織和管理。人類有史以來對公眾行為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方式可以概括為三種:政府管理方式、公共管理方式和公共治理方式,相應地人類實現(xiàn)公共價值的途徑也區(qū)分為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治理三種途徑。政府管理重統(tǒng)治職能、輕公共職能,重確立權威、輕控制權威和運用權威,導致“政府失靈”,其實現(xiàn)公共價值的質(zhì)量和效率很低;公共管理并未從根本上解決“政府失靈”問題,政府管理最核心、最根本的理念依然如故,全面拓展公民自由、提升公民價值、真正實現(xiàn)公共價值的訴求仍然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滿足;公共治理因其具有公共性、公開性、公平性、有效性、法治性、民主性、多元性、互動性等特征,超越了公共管理,從根本上解決了“政府失靈”問題,從而成為實現(xiàn)公共價值的理想途徑。
  公共價值的生成與實現(xiàn)離不開心性修養(yǎng)。公共價值是公眾的價值,是公眾的價值共識,是公眾共享、共建的價值。要促進或推動公共價值的生成與實現(xiàn),就必須營造一種團結(jié)合作、齊心協(xié)力的和諧氛圍。這要求公眾有一定的覺悟水平和自律能力。而人的覺悟和自律能力,只有通過心性修養(yǎng)才可能產(chǎn)生或者改善。因此,公共價值的生成與實現(xiàn)離不開公眾的心性修養(yǎng)。同時,公共價值也為心性修養(yǎng)提供目標和條件。
  公共價值的實現(xiàn)以科學、民主、法治為有效手段。科學為公共價值判斷和公共價值選擇提供依據(jù),以確保公共價值判斷和選擇的正確性;民主是形成公共價值共識的前提條件,是實現(xiàn)公共價值的力量源泉;法治是一種蘊含著諸多社會價值的綜合性觀念,其與科學、民主之間存在著不可割裂的邏輯關聯(lián)。法治的形成和展開與實現(xiàn)公共價值具有一致性,法治有利于公共秩序的形成,法治有助于提高實現(xiàn)公共利益的效率。

作者簡介

汪輝男,男,1962年出生,湖南岳陽人,東莞理工學院行政管理專業(yè)教授,哲學博士。出版專著2部:《價值學研究》《公共管理文化研究》。主持、參與省部級課題、國家級課題多項,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

圖書目錄

摘要
第一章 導論
一、問題及其意義
二、文獻綜述
三、基本思路及結(jié)構(gòu)安排
四、本文可能具有的新意

第二章 公共價值的含義
一、客體的公共效用
二、主體的公共表達
三、規(guī)范的公益導向

第三章 公共價值凸顯的現(xiàn)代背景
一、個人主義危機
二、合法性危機
三、全球化危機

第四章 公共價值的客觀基礎:物的公共性
一、“公共”以及“公共性”意涵
二、公共物品理論對物的公共性的發(fā)現(xiàn)和揭示
三、物的公共性是公共價值生成的客觀基礎

第五章 公共價值的主觀條件:公共理性
一、公共理性是享有平等自由權利的公民的理性
二、公共理性是公共推理或公共辯談的理性
三、公共理性以公共利益為目標
四、公共理性是生成公共價值的主觀條件

第六章 公共價值的社會前提:公共領域
一、公共領域是眾多主體共在的社會空間
二、公共領域是公共利益存在的社會空間
三、公共領域是公共理性運思的社會空間
四、公共領域是產(chǎn)生公共價值的社會空間

第七章 公共價值與公共治理
一、公共價值的實現(xiàn)與組織管理
二、公共價值實現(xiàn)的政府管理途徑和公共管理途徑
三、公共價值實現(xiàn)的理想途徑:公共治理

第八章 公共價值與心性修養(yǎng)
一、公共價值不離心性
二、心性修養(yǎng)為公共價值打造主體
三、公共價值為心性修養(yǎng)提供目標和條件

第九章 公共價值與科學、民主、.法治
一、公共價值與科學
二、公共價值與民主
三、公共價值與法治

附錄一 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研究的邏輯起點
附錄二 也論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兼與陳慶云等同志商榷
附錄三 公共利益的本質(zhì)及其實現(xiàn)
附錄四 用“公共價值”而不是“普世價值”解決價值共識問題
附錄五 當代公共行政的主要價值理念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