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引論今天,如何談論存在并且談論哲學
一、存在論乃是如何論存在
一、本體論的存在概念是自在
三、以實踐思維走出自在概念的馬克思
四、后形而上學的存在論視域
第一章 非本體論:實踐思維方式的確立
第一節(jié) 形而上學的終結
一、作為形而上學完成者的黑格爾
一、開創(chuàng)后形而上學的主要努力
三、后形而上學視域中的馬克思
第二節(jié) 歷史唯物主義的非本體論性質
一、自在之物體現(xiàn)的本體論困境
一、馬克思對本體論思維的批判
三、存在作為實踐中介的過程
四、現(xiàn)代性批判成為存在論的主題
第三節(jié) “非本體論”:施密特的誤釋
一、外在性概念對本體論的妥協(xié)
一、自在的規(guī)律性止步于思辨辯證法
三、未將實踐引入存在論的認識論后果
第二章 實踐:存在的辯證過程
第一節(jié) 實踐作為存在論范疇
一、實踐范疇的存在論性質
一、對象化實踐中的辯證聯(lián)系
三、辯證法成為實踐的存在論
第二節(jié) 辯證實踐中的總體化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總體化
一、社會歷史作為總體性范疇
三、資本推動的世界一體化
第三節(jié) 社會自身的再生產與暴力
一、實踐思維導向的革命政治
一、總體化不等于抽象的同一化
三、重申實踐中的辯證總體性
第四節(jié) “當今之思想”:海德格爾的誤判
一、形而上學的極端可能性
一、自我生產的形而上學
三、通過“生產”走出形而上學
第三章 勞動:人自為生成的實踐
第一節(jié) 勞動范疇的存在論性質
一、后形而上學存在論視域中的勞動
一、作為現(xiàn)代存在狀況的異化勞動
三、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抽象統(tǒng)治
第二節(jié) 立足勞動異化批判抽象人性論
一、現(xiàn)代解放只是政治解放
一、超越抽象的人性論
三、作為感性存在的人
四、勞動解放作為全面解放的基礎
第三節(jié) “勞動還原論”:哈貝馬斯的誤判
一、作為理論出發(fā)點的行為二元論
……
第四章 資本:現(xiàn)代的對象性存在形式
第五章 歷史:實踐生成中的能在
結論哲學:事關如何存在的存在智慧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