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傳說廣泛流傳于舟山民間,其題材涉及觀音的身世、顯相、靈異、道場、應化事跡等,具有多元化、世俗化、人格化的特征,其中蘊含著大量超出宗教范疇的社會倫理思想和普世價值體系,意在倡導與人為樂,行孝敬祖,積好修善的社會道德和做人準則。在無數動人的傳說中,觀音信仰充滿了人文關懷而不再僅僅是佛典中所描述的神秘莫測的“自在神力”。2011年,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委員會組織人員對觀音傳說進行普查,搜集志書及新增民間傳說,并邀請張堅等人纂成《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叢書:觀音傳說》一書,集結觀音信仰的歷史積淀、民間口碑、詩歌及研究保護等,傳承前人智慧,融匯古今中外,對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繼續(xù)做好觀音傳說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