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概念與方法》是著名佛教學者、哲學家吳汝鈞的佛教研究專著,初版于 1988 年,2000 年修訂,兼用概念解釋和邏輯論證兩種方法來解讀佛學思想,是運用西方哲學方法研究佛學的優(yōu)秀范本。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根據不同主題,重新編排吳汝鈞先生多年來撰寫的佛學研究論文匯集而成。按內容分為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兩部分,兼用概念詮釋和邏輯論證的方法,比如借鑒主客二分法來詮釋十二因緣,用直接、間接知識來對比解釋現量、比量,闡釋龍樹的三諦論證、陳那的邏輯、法稱的認識論則采用西方哲學的形式邏輯、符號邏輯、真值函蘊系統(tǒng)三個角度,既避免了只用佛教話語容易導致的狹隘觀點,又澄清了許多西方佛學研究者的知識論框架容易造成的誤解和曲解。闡釋轉識成智理論則分為原因、方法、理論根據、理論困難以及解決方法等明確的步驟,讓讀者熟悉問題背景、解決思路、論證過程和最終結論。對禪宗、華嚴宗、天臺宗的研究則既用邏輯論證教義,又有禪詩譬喻佛理,兼有哲學研究和文學欣賞的雙重優(yōu)勢。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析解名詞,簡練精準;論證觀點,理據翔實。作者悉心研究儒家的義理之學、佛學的判教說和西方的哲學詮釋學,博采三家之長,從佛學哲學詮釋和佛學文獻詮釋兩方面來解讀佛學思想,200余條佛教術語的關系和邏輯論證過程配有文字說明和圖解,學術性和可讀性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