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佛教的概念與方法(修訂版)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修訂版)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修訂版)

定 價:¥68.00

作 者: 吳汝鈞 著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佛教 哲學/宗教 宗教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0069000 出版時間: 2015-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552 字數:  

內容簡介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是著名佛教學者、哲學家吳汝鈞的佛教研究專著,初版于 1988 年,2000 年修訂,兼用概念解釋和邏輯論證兩種方法來解讀佛學思想,是運用西方哲學方法研究佛學的優(yōu)秀范本。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根據不同主題,重新編排吳汝鈞先生多年來撰寫的佛學研究論文匯集而成。按內容分為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兩部分,兼用概念詮釋和邏輯論證的方法,比如借鑒主客二分法來詮釋十二因緣,用直接、間接知識來對比解釋現量、比量,闡釋龍樹的三諦論證、陳那的邏輯、法稱的認識論則采用西方哲學的形式邏輯、符號邏輯、真值函蘊系統(tǒng)三個角度,既避免了只用佛教話語容易導致的狹隘觀點,又澄清了許多西方佛學研究者的知識論框架容易造成的誤解和曲解。闡釋轉識成智理論則分為原因、方法、理論根據、理論困難以及解決方法等明確的步驟,讓讀者熟悉問題背景、解決思路、論證過程和最終結論。對禪宗、華嚴宗、天臺宗的研究則既用邏輯論證教義,又有禪詩譬喻佛理,兼有哲學研究和文學欣賞的雙重優(yōu)勢。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析解名詞,簡練精準;論證觀點,理據翔實。作者悉心研究儒家的義理之學、佛學的判教說和西方的哲學詮釋學,博采三家之長,從佛學哲學詮釋和佛學文獻詮釋兩方面來解讀佛學思想,200余條佛教術語的關系和邏輯論證過程配有文字說明和圖解,學術性和可讀性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吳汝鈞,(1946— ),臺灣著名佛教學者、哲學家,其研究專精于佛教,并旁及儒學、道家哲學、京都哲學、現象學、懷特海過程哲學。曾于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國留學,研究梵文、藏文、佛教邏輯、哲學方法論。歷任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香港浸會大學哲學教授、香港能仁書院哲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哲系教授。長期從事佛經編譯、佛教哲學方法論和東西方哲學融通等研究工作,在佛學研究上提出文獻學與哲學分析雙軌研究法,目前著力于純粹力動現象學理論體系的建構,有學術專著40 余部、譯著 4 部、編著 5 部。
  已出版作品:《佛學研究方法論》《西方哲學析論》《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儒家哲學》《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金剛經哲學的通俗詮釋》《純粹力動現象學》《佛教中觀哲學》《佛教思想大辭典》等。

圖書目錄

修訂版序
初版序
第一篇 印度佛教之部
一、論十二因緣
二、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
三、佛三身說
四、般若經的空義及其表現邏輯
五、從邏輯與辯證法看龍樹的論證
六、龍樹之論空假中
七、否定式與中觀辯證法有關年代的話
八、唯識宗轉識成智理論之研究緒論
九、陳那的邏輯
十、法稱的認識論
十一、Pratyaksa 與知覺
十二、“愛”的討論
十三、印度佛教哲學名相選釋
第二篇 中國佛教之部
十四、龍樹與天臺哲學
十五、天臺宗哲學名相選釋
十六、龍樹與華嚴哲學
十七、華嚴宗的相即邏輯
十八、達摩禪
十九、從哲學與宗教看寒山詩
二十、禪佛教哲學術語選釋
二十一、佛教的真理觀與體用問題
二十二、宗密的靈知與王陽明的良知的比較研究
附 錄
出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