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導論
一、為什么研究美國佛教?
二、美國佛教的歷史分期
三、移民性與族群性
第一章 浪漫主義的東方 1893年世界宗教大會前的佛教印象
一、迂回的認識
二、苦力的佛法
三、白人的皈依
第二章 戰(zhàn)爭、移民與佛法 1965年移民法前的艱難歷程
一、日本佛教徒的弘法
二、亞洲移民的心史
三、“垮掉的一代”
第三章 亞洲佛教的“美國夢”(上)
一、人間的華人佛教
二、西化的日本佛教
三、參與的韓國和越南佛教
第四章 亞洲佛教的“美國夢”(下)
一、神秘的藏傳佛教
二、靜修的南傳佛教
三、自由、邊緣與主流
第五章 禪的解讀與融合
一、禪宗的西方解讀
二、鈴木禪與道元禪
三、基督禪
四、美國禪師
第六章 美國特色的僧團生活
一、女眾地位與女性主義
二、居士地位與網絡僧團
三、生活化的宗教對話
第七章 移民社會的佛教徒身份
一、誰是“美國佛教徒”?
二、歐裔學者的佛教認同
三、華裔佛教徒的文化認同
四、“民族宗教”: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博弈
第八章 “第四乘”的新佛教
一、美國佛教的傳播經驗
二、多樣化的佛學教育
三、世俗化與再神圣化
結語
附錄1 美國佛教大事記
附錄2 舊金山灣區(qū)佛教采訪手記
索引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