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佛典翻譯文學
第一節(jié) 佛典漢譯及其文學價值
第二節(jié) 佛傳
第三節(jié) 本生故事
第四節(jié) 譬喻故事
第五節(jié) 大乘佛典的文學性質
第六節(jié) 佛典翻譯文學的影響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文人與佛教
第一節(jié) 儒、釋交流傳統的形成
第二節(jié) 東晉時期的名士與佛教
第三節(jié) 名僧與名士的交流
第四節(jié) 謝靈運和顏延之
第五節(jié) 沈約
第六節(jié) 楊衙之的《洛陽伽藍記》
第七節(jié) 梁、陳時期的其他文人
第三章 六朝僧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支遁
第二節(jié) 慧遠
第三節(jié) 僧肇
第四節(jié) 惠休、僧祜、慧皎、寶唱等人
第五節(jié) 僧人求法旅行記
第四章 釋氏輔教傳說
第一節(jié) “釋氏輔教之書”的輯錄與流行
第二節(jié) 觀音信仰傳說
第三節(jié) 地獄罪罰傳說
第四節(jié) 經像、塔寺、舍利靈驗傳說
第五節(jié) 輪回報應傳說
第五章 隋唐文人與佛教
第一節(jié) 隋唐文人的信佛習禪之風
第二節(jié) 隋及初唐文人
第三節(jié) 孟浩然和王維
第四節(jié) 李白與杜甫
第五節(jié) 韋、劉和“大歷十才子”
第六節(jié) 白居易
第七節(jié) 劉禹錫、元稹等中唐其他詩人
第八節(jié) 唐代“古文運動”與佛教
第九節(jié) 柳宗元
第十節(jié) 李商隱和杜牧等
第六章 唐、宋的禪文學
第一節(jié) 禪文學及其特征
第二節(jié) 禪宗詩頌
第三節(jié) 以詩明禪
第四節(jié) 禪偈的衍變——宗綱頌、頌古偈等
第五節(jié) 禪史、燈錄和語錄
第七章 詩僧
第一節(jié) 詩僧與禪宗
第二節(jié) 皎然
第三節(jié) 貫休
第四節(jié) 齊已
第五節(jié) 唐五代其他詩僧
第六節(jié) 宋代詩僧
第七節(jié) 元代以后詩僧
第八章 唐五代佛教通俗文學
第一節(jié) 唐五代佛教通俗文學的繁榮
第二節(jié) 王梵志詩
第三節(jié) 寒山詩
第四節(jié) 變文
第五節(jié) 敦煌曲辭
第九章 宋代以后的佛教與文人
第一節(jié) 佛教走向式微與居士佛教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蘇軾和蘇轍
第三節(jié) 王安石
第四節(jié) “蘇門弟子”和“江西詩派”
第五節(jié) 遼金元居士文人
第六節(jié) 宋濂
第七節(jié) 李贄
第八節(jié) “公安三袁”
第九節(jié) 清代前期文人與佛教
第十章 佛教對古典小說、戲曲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小說、戲曲發(fā)展與佛教的關聯
第二節(jié) 小說里的佛教觀念
第三節(jié) 戲曲里的佛教觀念
第四節(jié) 佛教對小說、戲曲藝術的影響
第十一章 明清佛教民間文學
第一節(jié) 寶卷
第二節(jié) 佛教民間故事
第十二章 佛教與中國文學思想、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佛典翻譯理論及其文體觀念
第二節(jié) 佛教義學影響下的文學觀念
第三節(jié) 佛教聲明與聲韻格律的演進
第四節(jié) 佛教“心性”說影響下的文學觀念
第五節(jié) 詩、禪相通和“以禪喻詩”
第十三章 近代文人與佛教
第一節(jié) 晚清居士佛教的振興
第二節(jié) 康有為
第三節(jié) 譚嗣同
第四節(jié) 梁啟超
第五節(jié) 章炳麟
第六節(jié) 楊文會
結語
參考文獻
《中華佛教史》后記/湯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