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 薩滿教復興——一個不可忽視的課題
二 何謂“薩滿教復興”——研究對象的界定
三 研究的目標、方法與意義
四 5個世紀以來的薩滿教認識史
第一章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語境中的薩滿教遺產
第一節(jié)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相關問題
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及其名錄(名冊)
二 《公約》語境中的薩滿教文化遺產
三 《公約》名錄(名冊)中薩滿教文化遺產或與之相關的項目
第二節(jié) 拉美地區(qū)各國列入《公約》名錄(名冊)的薩滿教遺產
一 典型的薩滿教遺產
二 與薩滿教信仰及實踐活動相關的項目
三 在薩滿教信仰和實踐活動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儀式與節(jié)日
四 小結
第二節(jié) 非洲地區(qū)各國列入《公約》名錄(名冊)的薩滿教遺產
一 較為典型的薩滿教文化遺產
二 與薩滿教文化遺產相關的項目
三 小結
第三節(jié) 亞太地區(qū)各國列入《公約》名錄(名冊)的薩滿教遺產
一 東亞地區(qū)薩滿教文化遺產
二 東亞地區(qū)其他包含薩滿教文化要素的項目
三 中亞和東南亞地區(qū)的薩滿教文化遺產
四 小結
第四節(jié) 西歐、北美及東歐地區(qū)各國列入《公約》名錄(名冊)的薩滿教遺產
一 東歐地區(qū)的薩滿教遺產
二 西伯利亞地區(qū)薩滿教文化遺產
三 小結
第二章 薩滿教的演變——以西伯利亞薩滿和薩滿教為例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的薩滿教信仰和實踐
一 狩獵經濟與薩滿教
二 社會組織與薩滿教
三 薩滿儀式的一般形式
第二節(jié) 沙俄東擴以及東正教對薩滿教的沖擊
一 輿論上的攻擊
二 強制改宗
第三節(jié) 蘇維埃時期的薩滿和薩滿教
第四節(jié) 薩滿教對沖擊的應對模式
一 顛覆性敘事
二 靜默的傳承
第五節(jié) 近幾十年來的薩滿教
第三章 薩哈人薩滿教的復興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時期的薩哈人及其薩滿
一 傳統(tǒng)的薩滿教信仰
二 17世紀以來的薩哈薩滿教
第二節(jié) 轉折時期的薩哈薩滿及相關組織
一 康斯坦丁薩滿和他的女兒亞利桑德拉
二 恰什卡薩滿和他的兒子米哈伊爾
三 尼康薩滿與他的學徒費多特
四 轉折時期的薩哈薩滿教復興組織
五 小結
第三節(jié) 處于復興時期的薩哈薩滿教
一 神靈觀的重新整合
二 傳統(tǒng)儀式的復興——以“Ysyakh”儀式為例
三 為什么是薩滿教?——薩哈共和國文化復興的策略
第四章 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qū)其他民族薩滿教復興情況
第一節(jié) 漢特人薩滿教的衰落與復興
一 漢特人的傳統(tǒng)信仰
二 漢特人的薩滿
三 漢特人的薩滿醫(yī)療及降神會
四 受到沖擊的漢特人薩滿教
五 正在復興的漢特人薩滿教
第二節(jié) 布里亞特人薩滿教的衰落與復興
一 17世紀以來布里亞特薩滿教的衰落
二 復興中的薩滿教儀式
三 薩滿、知識分子和薩滿教復興組織
第三節(jié) 圖瓦人薩滿教的衰落與復興
一 佛教與無神論對薩滿教的沖擊
二 圖瓦薩滿教的傳承和復興
第四節(jié) 后貝加爾邊疆區(qū)薩滿教復興
一 阿魯尼夫家族和尼古拉·阿魯尼夫
二 “重新建構”的儀式
三 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儀式
第五節(jié) 哈卡斯人薩滿教的復興
第六節(jié) 日本和韓國以及某些民族的薩滿教現(xiàn)狀
一 日本薩滿教現(xiàn)狀
二 韓國薩滿教的延續(xù)與發(fā)展
三 一些地處偏遠民族的薩滿教傳統(tǒng)
第五章 北美印第安人薩滿教復興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時期的印第安人薩滿教
一 傳統(tǒng)的薩滿教宇宙觀
二 薩滿及其實踐活動
第二節(jié) 近幾個世紀以來的印第安人薩滿教
一 殖民統(tǒng)治與基督教的沖擊
二 “種族滅絕”和“文化同化”
第三節(jié) 北美印第安人薩滿教復興的具體表現(xiàn)與事件
一 當代泛印第安主義神話
二 “鬼魂舞”的被鎮(zhèn)壓和“太陽舞”的興起
三 拉科塔人的薩滿治療儀式
第四節(jié) 重要的政治表達——北美印第安人薩滿教復興的訴求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中國滿族薩滿教的變遷
第一節(jié) 滿族薩滿教的變遷
一 社會組織與文化認同的變遷
二 滿族薩滿教的變遷
第二節(jié) 恢復中的滿族薩滿教——以滿族石姓為例
一 滿族石姓家族及其周邊滿族家族薩滿教總體現(xiàn)狀
二 被樹立為滿族薩滿教之典型的石姓薩滿教
三 石姓薩滿教在20世紀作為傳統(tǒng)在家族內部的恢復
四 20世紀80年代以來舉行的表演性質的儀式
五 恢復后的石姓薩滿教的作用
第三節(jié)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滿族薩滿教
一 遺產申報與家族糾紛
二 對滿族薩滿教價值與功用的一般估計
三 小結
四 關于薩滿教遺產的研究和保護的思考與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