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研究的理論前提:“道-美-境界”是內丹與中國器樂藝術之哲學基礎
二、道教美學、內丹、中國器樂藝術的研究現狀
三、“道教美學探索——內丹與中國器樂藝術研究”的哲學范疇、預期目的及創(chuàng)新點
四、研究的難點、原則、方法
第一章 虛靜
一、道家道教“虛靜”觀
二、內丹虛靜法
三、中國器樂藝術“虛靜”之理
四、中國器樂藝術“虛靜”實踐
五、道教美學“道-美-境界-虛靜”范疇論
六、虛靜藝術人生的現實意義
第二章 煉氣
一、道家哲學“氣”本體論
二、道教行氣法
三、道教美學“道-氣-生-美”論
四、中國器樂藝術“氣韻”之美
五、中國器樂藝術“氣韻”實踐
六、“氣韻本乎游心
第三章 形神
一、道家“形”、“神”范疇
二、內丹中的“形”、“神”——性命
三、道教美學“道-美-境界形神俱妙”范疇
四、中國器樂藝術“形神俱妙”的追求
五、“形似-氣韻傳神”之關系
六、中國器樂藝術的最高范疇神韻
第四章 逆返
一、老子“逆返”思想
二、內丹“逆返”修煉
三、道教美學“道-美-境界逆返”范疇
四、中國器樂藝術“逆返”之理
五、中國器樂藝術“逆返”實踐
第五章 圓和
一、道家“圓和”哲學
二、內丹“圓和”實踐
三、道教美學“道-美-境界-圓和”范疇
四、中國器樂藝術“圓和”之美
五、中國器樂藝術“圓和”實踐
第六章 貴柔
一、老子“貴柔”哲學
二、內丹“貴柔”法
三、中國器樂演奏的“柔”道
四、中國器樂藝術的陰柔之美
五、道教美學“道-美-境界-陰柔”論
六、柔韌才是新道學文化及中國器樂藝術的真諦
第七章 頓悟
一、道教之“悟”述要
二、內丹“頓悟”法與中國器樂藝術“悟”之比較
三、道教美學之“悟”-一種審美認知方式
四、中國器樂“神韻”之心授——“靈性思維”的教學法
第八章 無為
一、老莊“無為”說
……
第九章 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