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易傳>解<易>思想研究》主要以馬王堆出土文獻帛書《易傳》為研究對象,借鑒西方哲學詮釋學的理論考察帛書《易傳》如何詮釋《易經》這一古老的作品。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我們試圖重構、再現帛書《易傳》對《易經》的解釋行為和解釋過程,并把這一行為和過程看成是由各種復雜因素構成的復雜的解釋體系。通過這種重構,一方面揭示了帛書《易傳》經典詮釋的建構過程,也即研究了帛書《易傳》作者在解釋《易經》中的詮釋視域、知識觀念背景、世界觀、意義指向或人文關懷、他的思維方式等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從而導致了帛書《易傳》這一獨特的易學形態(tài)的出現,使《易經》生成了特定的意義,并顯示出獨特的價值;另一方面,通過對帛書《易傳》和傳世本《易傳》“十翼”做系統(tǒng)比較,考察兩種《易傳》在解釋、運用《易經》上的不同,豐富和完善戰(zhàn)國時期易學發(fā)展的圖景。通過這一研究,我們揭示了帛書《易傳》豐富的思想內涵,考察了它對于易學發(fā)展的貢獻;同時分析了這一經典詮釋行為的根本特點,為我們構建不同于西方的經典詮釋學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易>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