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編 歷史包袱與伊朗外交
第一章 特殊的歷史體驗與伊朗的民族心理特點
第一節(jié) 輝煌與屈辱
第二節(jié) 遭遇美國
第三節(jié) 美國的三重壓力
第二章 大國心態(tài)和受害者心理對伊朗外交政策的影響
第一節(jié) 歷史包袱與伊朗的外交戰(zhàn)略取向
第二節(jié) 歷史包袱與伊朗的對美政策
第三節(jié) 歷史包袱與伊朗對國際體系的態(tài)度
第四節(jié) 歷史包袱與伊朗的核政策
第五節(jié) 歷史與伊朗的以色列政策
第三章 關于國際社會應如何處理伊朗問題的思考
第二編 伊斯蘭體制與外交政策
第四章 外交政策視域下的伊朗伊斯蘭體制
第一節(jié) 伊朗伊斯蘭體制
第二節(jié) 最高宗教領袖:地位與繼承問題
第三節(jié) 伊斯蘭體制與伊朗外交
第四節(jié)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選舉制度
第五章 伊斯蘭體制與伊朗外交中的保守主義傾向
第一節(jié) 造成伊朗外交保守主義的制度原因
第二節(jié) 伊朗對阿拉伯之春的立場
第三節(jié) 國內分歧與伊美合作打擊伊拉克極端勢力
第六章 三權分立與伊朗對外政策的激進化傾向
第一節(jié) 行政與立法部門在伊核問題上合作與分歧
第二節(jié) 行政與立法部門在學生沖擊英國使館事件上的分歧
第三節(jié) 立法與行政部門在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問題上的分歧
第七章 最高宗教領袖與總統(tǒng)
第一節(jié) 哈梅內伊—拉夫桑賈尼時期之雙頭政治
第二節(jié) 哈梅內伊—哈塔米時期之相互保持克制
第三節(jié) 哈梅內伊—內賈德時期之駕馭與反駕馭
第四節(jié) 哈梅內伊—魯哈尼時期之限制與反限制
第三編 政治多元化與伊朗外交
第八章 政治多元化與伊朗國內政治生態(tài)
第一節(jié) 伊朗政壇的基本力量
第二節(jié) 主要派別之間的內政外交分歧
第三節(jié) 總統(tǒng)大選視角下的伊朗國內政治
第九章 伊朗改革派的崛起及其內政外交影響
第一節(jié) 改革派的崛起及其國內國際環(huán)境
第二節(jié) 改革派崛起的內政外交影響
第三節(jié) 展望改革派崛起的前景
第十章 魯哈尼時期的伊朗外交展望
第一節(jié) 務實主義與伊核外交
第二節(jié) 國際主義與對美歐外交
第三節(jié) 地區(qū)主義與周邊外交
第四節(jié) 積極發(fā)展對華關系
第四編 從輸出革命到宗教地緣政治
第十一章 作為革命意識形態(tài)的宗教與伊朗外交
第一節(jié) 作為革命意識形態(tài)的反美反以主義
第二節(jié) 輸出革命的外交遺產與伊朗外交
第三節(jié) 維護伊斯蘭尊嚴與伊朗外交
第四節(jié) 維護伊斯蘭行為規(guī)范與伊朗外交
第十二章 身份認同與伊朗的宗教外交
第一節(jié) 身份認同與維護伊斯蘭世界的利益
第二節(jié) 身份認同與伊朗的宗教地緣戰(zhàn)略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若干重要文獻
附錄二 伊朗主要政治人物的簡歷和政治觀點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