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解讀
近代以來中國的合作運動、“大革命”與鄉(xiāng)村自治
中國社會主義喜劇中的辯證運動——重思“一分為二”與“合二而一”話語
大地村歌——孫犁“土改小說”中的“新人”敘事
知青文學的誕生與城鄉(xiāng)關系的驟然顯現——《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再解讀
總體性、動員結構與改革想象——從1980年前后《上海文學》的幾篇工業(yè)題材小說談起
當下文藝觀察
文學研究:告別1980年代——以“底層文學”敘事為例
中國底層文學批評的理論可能——以李云雷“底層文學的整體批評”為例
“重走青春”:“新底層”的未來想象
中國鄉(xiāng)村的“新現實”及其藝術化——讀陳應松近作三篇
遠離歷史的“底層”——賈樟柯影片之空間構造方式分析
無名襲來“莫言風”:”莫貝爾“在中國
家庭倫理劇中的“革命理想主義”——《激情燃燒的歲月》和《繼父》的生產策略分析
社會觀察與調查
中國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三重角色
關于深圳市風鉆工工作狀況的調查報告
回鄉(xiāng)隨記
譯文
政治體系的系譜
烏托邦的和真實的時間中的人民
《庶民研究》簡史(1998)
關于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AIE)的說明
時間與他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