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人·社會·技術·新傳播革命與當下中國:安徽省第五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

人·社會·技術·新傳播革命與當下中國:安徽省第五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

人·社會·技術·新傳播革命與當下中國:安徽省第五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

定 價:¥58.00

作 者: 蔣含平,李明發(fā) 編
出版社: 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5018947 出版時間: 2014-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524 字數:  

內容簡介

《人·社會·技術·新傳播革命與當下中國:安徽省第五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稿系新聞傳播類研究生學術論文集,共收錄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研究生論文40余篇。書稿針對當前新聞傳播活動中的新問題、新事物、新現象進行深入分析。主要關注的話題有:1.新媒體技術引發(fā)的傳播革命、全球化浪潮帶來的文化碰撞和社會轉型導致的現代化問題。2.互聯網技術、微話語平臺的使用。3.媒介融合、媒體微博、客戶端開發(fā)、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新聞生產等學界和業(yè)界熱議的話題。書稿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密切聯系實際,體現了青年學者的蓬勃朝氣和學術潛力。

作者簡介

暫缺《人·社會·技術·新傳播革命與當下中國:安徽省第五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懷舊·記憶·城市認同:
——對合肥三孝口天橋拆遷引發(fā)的懷舊潮現象解讀
另類公共領域與集體行動之困境:中國大陸同志社交網絡研究
——“以飛贊網”為例
社交媒體形成中網絡媒介審判的新特點
從紙媒關于釣魚島事件的報道反思國際傳播的功能主義路徑
“幫汪峰上頭條”事件的傳播學解讀
物理在場與媒介在場關系的嬗變:基于傳播活動中信息編碼
方式演進的考察
玄奘《大唐西域記》對古印度報道的框架研究
社區(qū)“小”報的“大”角色
——以《濱湖新聞》為例考查社區(qū)報在社區(qū)傳播中的
角色定位
環(huán)境危機的媒介呈現
——以《人民日報》對于“PM 2.5”的報道為例
“微”世界移民的邊緣化生活
危機重現:試論新媒體情境下的自由主義新聞理論
可貴的同情心:1930陜西旱災與“陜賑周”
——《大公報》公益活動初探
黨報微博議程建構的實證研究
——以《人民日報》新浪微博為例
手機對大學生寢室關系的影響
——以臥談會的變遷為例
“弱者的反抗”:基于互聯網文本的社會抗爭
——以夏俊峰案中張晶的網絡活動為例
媒介融合視域下《晚高峰新聞調查》的實證研究
“風險的社會放大”框架下的微博角色研究
——基于對“陳永洲事件”的分析
紙上空間:都市報所呈現的社會景觀
——以2012年《新安晚報》實證分析為例
人生規(guī)劃中的精神資本建構
——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的傳播學研究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電視新聞報道方式的創(chuàng)新
——以《超級新聞場》為例
網絡謠言內容分析
——以新浪社區(qū)管理中心的不實信息為例
作為傳播的權力:政務微博的權力內化
——基于福柯知識權力的視角
被重構的“搖滾樂”隱喻符號
——圍繞2013年選秀節(jié)目中搖滾元素的解讀.
關于To catch a Predator媒介倫理爭論的分析
新媒體視角下權利規(guī)訓的顛覆與重建探討
社會轉型中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
從微信發(fā)展看新媒體與社會融合
微公益中的社會動員“常態(tài)化”特征分析
——以“免費午餐”為例
“你好,明天”體
-_人民日報微博“晚安帖”文本分析
手機媒體化發(fā)展及其對個人空間的侵蝕
從新媒體時代輿論倒逼的有效性看官民對話邏輯的變化
和缺失
媒介鏡像下的“想象”與“真相”
——以“老外撞大媽”事件為例
新媒體時代職業(yè)記者與公民報道者的互動協(xié)作
——以“朱令事件”為例
新傳播革命下亞文化的“逆襲之路”
——以網絡媒介中同性戀文化傳播為例
三網融合背景下省級網絡電視臺的網臺聯動策略研究
——以安徽網絡電視臺為例
新傳播革命下社會權力的泛化
——自媒體時代的來臨與規(guī)訓結構的解體
新媒介與交往:以電報傳人中國為例的歷史考察
二線城市大學生網購行為與心理特征調查分析
——以安徽大學本科生為研究對象
新傳播革命時代交往理論研究
——網絡交往豐富著的現代交往理論
微博語境下的輿論審判
——以“夏俊峰事件”為例
安徽大學在校本科生手機使用調查報告
歷年“十大假新聞”中網絡新聞倫理的正與負
四大網站數據新聞可視化探析
“惡化”與“調和”:新輿論場中媒體報道的失范與回歸
——以近年來影響醫(yī)患關系的重大醫(yī)療事故報道為例
網絡交往中的主體間性研究
網絡民粹主義的“反精英”現象分析
——以天涯社區(qū)蔡繼明教授被罵事件為例
風險社會視角下基于微博平臺的風險議題
——以“山東地下水疑被污染”的媒介呈現為例
交通事故新聞報道對駕駛人依法行車行為的影響調查
——以安徽省旌德縣機動車駕駛人為例
“扶不起”的中國老人
——網絡輿論中的中國老人形象分析
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文化觀念的衍變趨勢研究
——談《傳播媒介與美國人的思想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