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碰撞融合創(chuàng)生:吳越楚文化…
02希臘化時代(精)
03歐洲文明史(導讀注釋版)…
04東方語言文化論叢(第40卷…
05當代視域中的新型中國文明…
06當代學術 跨語際實踐:文…
07時尚文化的啟蒙時代:19世…
08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英國小…
09寫好八十字,通習明代史
10海上生遺珠:上海靜安非遺…
陳華文 編
寫在書上的歷史或許并不特別注意這些文化傳承人的名字,但是他們留給人類的智…
可購
劉森林 著
《中華遺產·人居典范書系 八閩擷珍:山海 堡樓 移民》系統地介紹和闡述…
王穎 著
竺可楨氣候曲線如何繪出了中國文化運勢 給古代詩詞做DNA“親子鑒定” 皇帝…
[德] 威廉·格斯曼 著 王旭譯 著;王旭…
本書以威廉??格斯曼在東京大學開設的德國文化史課程的講義為基礎撰寫而成。…
張循 著 著
從政治或思想角度分別對“漢宋之爭”進行的研究已經不少,本書則將此二角度結…
巢巍 著
☉一本由國人撰寫、真正意義上探討瑜伽文化的著作 ☉65組問答厘清“瑜伽是什…
沈山明,李冰 著
“歷史畫中話”系列叢書是一套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漫畫叢書。它囊括了從…
馮天瑜,黃長義 編
關于中國文化近代轉型的動力問題,學界有兩大流行說:外因論的“沖擊一反應”…
李曉紅 著
《文體新變與南朝學術文化》一書系統探討南朝雅樂歌辭、永明體、絕句體、七言…
楚麗萍 編
本書以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為宇宙天文中關于“時間”的理論發(fā)展為支點…
麻蘭坤 著
本書旨在對俄羅斯國家概況、歷史以及文化進行介紹,以期能使讀者了解,俄羅斯…
張申府 著;張燕妮 編
《我相信中國》是哲學家張申府先生的精選集:收入了先生1919—1985年間發(fā)表的…
(美)包弼德
本書對士之轉型的梳理,直接繼承和發(fā)揚了美國宋史學界關注“士人”的學術創(chuàng)變…
白峰 著
中國的斗蟋活動源遠流長,明清兩代的蟋蟀譜等著述至今仍有流傳,但有關斗蟋活…
楊江敏
學習和繼承祖國的文學遺產,了解和掌握文學的專有名詞術語頗為重要。要讀懂文…
暫缺作者
本書共分11章,根據有關史料和考古實證,對上自秦漢,下至20世紀80年代中國與…
《絲路藝文(第3輯 2017年9月)》主要內容包括絲路經典,人文鉤沉,名家訪談…
北京魯迅博物館(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
本書聚焦《新青年》陣地上的新文化運動先鋒人物: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魯…
[美] 喬納森·瓦爾德曼 著 孫亞飛 譯
銹蝕是人類zui可怕的敵人,被視為“終ji毀滅者”。它擊落飛機,折斷橋梁,撞…
魏崇周
中原傳統樂舞文化源遠流長、多姿多彩?!吨性瓊鹘y樂舞文化發(fā)展史》以歷史脈絡…
劉文榮 著
從神話時代到科學時代,從希臘半島到美洲大陸,從耶穌基督到馬丁路德,從亞里…
于向東 著
《中華圖像文化史?佛教圖像卷(下)》主要介紹了隋唐五代時期和宋元明清時期…
佛教圖像自漢代傳入中國,就開始了在富有特色的中國文化背景中發(fā)展、演變的漫…
赤樺 著
書名為《衣不蔽體》,并非取成語原意,而是另做引申,講述的是服飾背后的故事…
中國漢江航運博物館
《遠去的帆影(1870-1980年的漢江)》收錄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末百年間200余幅…
韓叢耀
《中華圖像文化史》是我國第一部中華民族的視覺文明通史,分專題深入研究了自…
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黃帝陵與黃帝文化、文化傳承與學術創(chuàng)新、文化自信與民族…
馬建農
《北京文化通史(清代卷)》是一部完整、系統闡述有清一代北京文化發(fā)展的學術…
宋智明 著
本書內容為作者十數年來對文化名人的訪談錄,作者能夠三言兩語就挑起受訪者的…
王蒙 著
《中華玄機》是《中國天機》的姊妹篇,談的是主導中國人思維方式與行為習慣的…
楊柳 著
作者以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角度,以追尋羊城歷史文化沉淀及再現其人文精神為目標…
王小舒 著;陳炎 主編
《晚霞明處暮云重:清卷》全書通過對我國清時期大量文明遺產(包括各類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