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性司法譯叢:犯罪羞恥與重整》為恢復性司法領域的經典之作,作者從犯罪學、社會學的視角。在反思總結犯罪學傳統(tǒng)理論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提出了重整羞恥理論,即將羞恥區(qū)分為烙印化的羞恥與重整性的羞恥:前者給犯罪人貼上越軌者的標簽。使其被正常的社會生活所拋棄而逐漸認同越軌者的身份,從而將犯罪人推向犯罪亞文化而繼續(xù)實施犯罪;后者在施以羞恥的同時保持尊重與關愛。并通過寬恕的言行或消除越軌身份的儀式將犯罪人重新整合到守法公民或體面公民的社群中去,從而使其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而不再繼續(xù)犯罪。因而,重整性的羞恥對于犯罪有著很大的控制作用,應當通過提倡重整性的羞恥、反對烙印化的羞恥來降低犯罪率。之后,作者又對重整性羞恥理論進行了多方面的檢驗,并運用該理論對白領犯罪等問題進行了解釋。
《恢復性司法譯叢:犯罪羞恥與重整》兼具理論與實踐意義,對于理論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司法人員、社會工作者、社區(qū)矯正工作人員均有裨益,值得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