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自成立以來,承擔了北京市東部轄區(qū)的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多年來,該庭努力探索知識產權審判規(guī)律,注重機制創(chuàng)新,注重經驗總結,先后推出“三人技術組、五人合議庭”審判模式,“五梯次”知識產權案件調解工作機制,特色合議庭制度等9項工作機制,同時積累了豐富的審判經驗。轄區(qū)內經濟、文化、科技十分發(fā)達,案件數量龐大,類型繁多,形成了寶貴的數據庫。其中不乏《烏蘇里船歌》案、保時捷建筑作品案、楊絳訴前禁令案等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較大影響的案件。本書就是以該庭自建庭以來的工作情況為基礎,以33個典型案例的介紹、14種類型化案件的審理思路的梳理、8個方面案件的審判經驗材料的匯總,將該庭19年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經驗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總結。從這個意義上,本書也是對北京知識產權審判20余載的全面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