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國際法跨界損害的歸責與賠償研究

跨界損害的歸責與賠償研究

跨界損害的歸責與賠償研究

定 價:¥56.00

作 者: 林燦鈴 著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國際法 國際公法

ISBN: 9787562056690 出版時間: 2014-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9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跨界損害的歸責與賠償研究》結合當前的世界情勢以及發(fā)展趨勢在概述傳統(tǒng)國家責任理論的基礎上,對新形勢下國際社會出現(xiàn)的傳統(tǒng)理論所難于解決的問題和在新形勢下傳統(tǒng)理論所表現(xiàn)出來的局限性進行全面的考察,對傳統(tǒng)國際法理論與當今國際法理論的發(fā)展進行比較、對現(xiàn)實實踐和重要判例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和論述,從法理上闡明在跨界損害的國家責任領域導入嚴格責任的必要性和客觀趨勢。而后結合有關國際條約對跨界損害的國家責任以及國家在跨界損害領域為域外私人行為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jù)進行了探討,并結合聯(lián)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各條款草案就跨界損害領域中行為者的國際合作義務之內容、方式及其重要性進行了論述。特別是結合這一問題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跨界損害的歸責與賠償?shù)臍w責原則和法律基礎等進行了論證,對嚴格責任理論進行了深入探討,對國家責任、經(jīng)營者責任、跨界損害的國家責任與傳統(tǒng)國家責任的關系進行了系統(tǒng)論述。最后指出跨界損害責任是傳統(tǒng)國家責任理論的突破和發(fā)展,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需。

作者簡介

林燦鈴,男,1963年9月生,法學博士,福建周寧靈鳳山人,留學歸國,現(xiàn)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國際環(huán)境法研究中心主任,同時兼任中國國際法學會會員、中華日本學會理事、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會理事、北京廣川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等,主要著作有《國際法上的跨界損害之國家責任》、《國際法學述評》、《環(huán)境倫理學》、《國際環(huán)境法》、《國際法》、《中國的和平崛起與國際法》等,近年來還發(fā)表《論跨國界環(huán)境污染的國家責任》、《論現(xiàn)代國際法的主體問題》、《國際社會的整體利益與國際犯罪》、《論個人在國際法上的地位》、《論國際法不加禁止行為所產(chǎn)生的損害性后果的國家責任》、《環(huán)境問題的國際法律調整》、《<京都議定書>清潔發(fā)展機制探析》、《船舶壓載水的國際立法與生物安全》、《芻議農(nóng)業(yè)清潔生產(chǎn)》、《論國際環(huán)境法的性質》、《論海洋環(huán)境立法的新視角》、《儒學與當今世界主題》、《儒學于當今世界之圭臬論》、《工業(yè)事故跨界影響的國際法分析》等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跨界損害與國家責任制度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跨界損害之定義及其特征
一、跨界損害確定的準則
二、跨界損害的定義
三、跨界損害的特征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國家責任之于跨界損害
一、傳統(tǒng)國家責任定義及構成
二、傳統(tǒng)國家責任對跨界損害的意義
三、傳統(tǒng)國家責任于跨界損害的局限性
四、傳統(tǒng)國家責任與跨界損害責任
第三節(jié) 國家責任理論的發(fā)展
一、國家責任理論的歷史演變
二、國際法委員會關于“國家責任”的編纂
三、國家責任制度的意義及特征

第二章 跨界損害責任的法律基礎
第一節(jié) 嚴格責任的產(chǎn)生
一、嚴格責任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
二、嚴格責任的形成過程
第二節(jié) 嚴格責任的法理依據(jù)
第三節(jié) 嚴格責任的條約基礎
一、航空器所造成的損害
二、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第三者損害
三、海洋油污損害
四、空間實體所造成的第三者損害
第四節(jié) 嚴格責任的司法實踐
一、特雷爾冶煉廠案
二、核試驗案
三、拉努湖案
第五節(jié) 嚴格責任的內容與特征
第六節(jié) 嚴格責任適用于跨界損害責任的理由

第三章 跨界損害的歸責原則
第一節(jié) 跨界損害歸責原則的要義
第二節(jié) 利益均衡原則
一、利益均衡原則產(chǎn)生的必然與意義
二、國際法的利益均衡論
三、利益均衡原則在跨界損害賠償中的作用
第三節(jié) 風險與收益協(xié)調原則
一、風險與收益協(xié)調原則的產(chǎn)生
二、風險與收益協(xié)調原則的基礎
三、風險與收益協(xié)調原則的結構與內涵
四、風險與收益協(xié)調原則的要求
第四節(jié) 公平正義原則
一、公平正義原則的界定
二、不歧視
三、程序公平
四、結果公平
五、公平正義原則的具體運用
第五節(jié) 損失分擔原則
一、跨界損害損失分擔的提出
二、跨界損害損失分擔的界定與特征
三、跨界損害損失分擔的性質
四、跨界損害損失分擔之目的與意義

第四章 跨界損害賠償?shù)姆秶?br>第一節(jié) 人身損害
一、人身傷亡
二、精神損害
三、關于“持續(xù)傷害”
第二節(jié) 財產(chǎn)損害
一、概述
二、文化遺產(chǎn)的損害
三、可預見財產(chǎn)損失
第三節(jié) 環(huán)境損害
一、概念和特征
二、環(huán)境本身的損害
三、公域環(huán)境
第四節(jié) 恢復措施
一、恢復措施的內容
二、恢復措施的“合理性”
第五節(jié) 合理反應措施
一、立法與實踐
二、合理反應措施的內容
第六節(jié) 預防措施
一、定義
二、法律依據(jù)

第五章 跨界損害責任的性質及國際合作義務
第一節(jié) 跨界損害的責任形式
第二節(jié) 跨界損害責任的性質及特點
一、跨界損害責任的性質
二、跨界損害責任的特點
第三節(jié) 基于領域管理責任原則的國際合作義務
一、領域使用概念
二、國家在跨界損害領域的注意義務
第四節(jié) 國際合作義務的形式與內容
一、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兩個合作義務
二、締結特別協(xié)議的合作義務(第一合作義務)
三、關于解決事后賠償問題的合作義務(第二合作義務)
第五節(jié) 域外私人行為的國家責任
一、概述
二、域外私人行為之國家責任的國際立法
三、域外私人行為之國家責任的法律依據(jù)
第六節(jié) 關于國家在跨界損害領域的國際合作義務構想的若干見解
一、國際法上的危險責任主義
二、與傳統(tǒng)國家責任原則的關系
三、與國家注意義務內容客觀化傾向的關系

第六章 跨界損害責任當事者
第一節(jié) 國家責任
一、國家專屬責任
二、國家補償責任
第二節(jié) 政府間國際組織
第三節(jié) 經(jīng)營者責任
第四節(jié) 多重主體
一、多重主體損失分擔機制的確立
二、跨界損害損失分擔的國際立法
三、多重主體分擔跨界損害損失的兩種典型模式
四、跨界損害賠償制度的突破

第七章 跨界損害的求償原則
第一節(jié) 求償當事者
第二節(jié) 責任集中于國家
第三節(jié) 及時、充分、有效
一、概述
二、跨界損害求償之“及時”
三、跨界損害求償之“充分”
四、跨界損害求償之“有效”
五、“及時、充分、有效”的意義
第四節(jié) 跨界損害的責任限度及免責事由
一、跨界損害的責任限度
二、跨界損害的求償時限
三、賠償限額及免責事由的適用

第八章 跨界損害的求償途徑
第一節(jié) 外交途徑
第二節(jié) 法律途徑之國際仲裁
一、國際仲裁在國際法中的作用
二、跨界損害賠償?shù)膰H仲裁
第三節(jié) 法律途徑之國際司法
一、聯(lián)合國國際法院
二、國際海洋法法庭
第四節(jié) 求償委員會
第五節(jié) 國際組織的協(xié)調
第六節(jié) 國內救濟
一、管轄權與救濟手段
二、國家的代位求償權

第九章 跨界損害賠償?shù)呢斦C制
第一節(jié) 跨界損害保險和基金的建立
第二節(jié) 跨界損害責任保險
一、責任保險于跨界損害賠償?shù)囊饬x
二、跨界損害責任保險的國際立法
三、跨界損害責任保險的發(fā)展趨勢
第三節(jié) 跨界損害賠償基金
一、跨界損害賠償基金的特征
二、跨界損害賠償基金的國際立法與實踐
三、跨界損害賠償基金機制的新發(fā)展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