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機械、儀表工業(yè)機械原理教程

機械原理教程

機械原理教程

定 價:¥38.00

作 者: 李琳,鄒焱飚,張鐵 等 編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機械工程學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
標 簽: 工學 教材 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369677 出版時間: 2014-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55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機械工程學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機械原理教程》是根據教育部新制定的“機械原理教學基本要求”等文件精神,充分吸取了高校近年來的教學改革經驗,并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而編寫的。機械原理是機械工程的基礎,機械原理的核心內容是研究機械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方法,是進行機械設計的概念設計階段,學習機械原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非常重要?!吨袊鴻C械工程學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機械原理教程》包含二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理論篇(第一~七章)包括:緒論、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平面機構的受力分析、平面機構的效率與自鎖、機械的平衡、機械的運轉及其速度波動的調節(jié)、第二部分為設計方法篇(第八~十四章)包括: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齒輪機構、輪系、間歇運動機構、其他常見機構簡介、執(zhí)行機構中的運動協調設計、各章附有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和習題。
  《中國機械工程學科教程配套系列教材:機械原理教程》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yè)的機械原理教材,也可作為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籍。

作者簡介

暫缺《機械原理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理論篇
第1章 緒論
1.1 機械原理課程的研究對象及內容
1.2 學習本課程的目的與方法
1.3 機械原理學科的發(fā)展方向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平面機構的結構分析
2.1 機構的組成基本概念
2.2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
2.3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計算及運動確定條件
2.3.1 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2.3.2 機構的自由度計算
2.3.3 計算平面機構自由度時應注意的問題
2.4 平面機構中的高副低代
2.5 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及結構分析
2.5.1 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
2.5.2 機構的結構分析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
3.1 機構運動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3.2 平面機構速度分析的瞬心法
3.3 平面機構運動分析的矢量方程圖解法
3.3.1 同一構件上兩點之間的速度、加速度關系
3.3.2 利用兩構件重合點間的運動矢量方程作機構的速度及加速度的圖解分析
3.4 平面機構運動分析的解析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平面機構中的受力分析
4.1 機構力分析概述
4.2 構件慣性力的確定
4.3 用圖解法作機構的動態(tài)靜力分析
4.4 用解析法作機構的動態(tài)靜力分析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平面機構中的效率和自鎖
5.1 運動副中的摩擦
5.1.1 移動副中摩擦力的確定
5.1.2 螺旋副中摩擦力的確定
5.1.3 轉動副中的摩擦力確定
5.2 機械的效率和自鎖
5.2.1 機械的效率
5.2.2 機械系統(tǒng)的效率
5.2.3 自鎖和效率的關系
5.3 考慮摩擦時機構的受力分析
5.4 摩擦在機械中的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機械的平衡
6.1 平衡的目的及分類
6.2 剛性轉子的平衡計算
6.2.1 靜平衡
6.2.2 動平衡
6.3 剛性轉子的平衡實驗
6.4 轉子的平衡精度和許用不平衡量
6.5 平面機構的平衡
6.5.1 平面機構的平衡條件與方法
6.5.2 完全平衡
6.5.3 部分平衡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機械的運轉及其速度波動的調節(jié)
7.1 概述
7.1.1 研究內容
7.1.2 機械運轉過程的三個階段
7.1.3 作用在機械上的力
7.2 機械的運動方程
7.2.1 機械運動方程的建立
7.2.2 機械的等效動力學模型
7.2.3 機器運動方程(即等效構件的運動方程)
7.2.4 機械運動方程式的求解
7.3 周期性速度波動及其調節(jié)
7.3.1 產生周期性速度波動的原因
7.3.2 周期性速度波動的調節(jié)
7.3.3 飛輪的簡易設計
7.4 非周期性速度波動及其調節(jié)
思考題與習題

第2部分 設計方法篇
第8章 平面連桿機構
8.1 平面連桿機構的特點、類型及應用
8.1.1 平面連桿機構的特點
8.1.2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型式及其應用
8.1.3 平面四桿機構的演化
8.2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的基本運動特性
8.2.1 鉸鏈四桿機構有曲柄的條件
8.2.2 急回運動和行程速比系數
8.2.3 壓力角和傳動角
8.2.4 死點位置
8.3 平面連桿機構的設計
8.3.1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的基本問題與方法
8.3.2 剛體導引機構的設計
8.3.3 函數生成機構的設計
8.3.4 軌跡生成機構的設計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凸輪機構
9.1 凸輪機構的類型及特點
9.1.1 凸輪機構的組成
9.1.2 凸輪機構的特點和分類
9.2 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
9.2.1 凸輪機構的基本名詞術語
9.2.2 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
9.2.3 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的選擇
9.2.4 組合型運動規(guī)律
9.3 凸輪廓曲線的設計
9.3.1 凸輪輪廓設計的基本原理
9.3.2 凸輪輪廓的圖解法設計
9.3.3 解析法設計凸輪輪廓曲線
9.4 凸輪機構的壓力角及基本尺寸的確定
9.4.1 凸輪機構的壓力角
9.4.2 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設計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齒輪機構
10.1 齒輪機構的類型及應用
10.2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及漸開線齒形
10.2.1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
10.2.2 漸開線齒廓
10.2.3 漸開線的方程及漸開線函數
10.2.4 漸開線齒廓的嚙合特點
10.3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
10.4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10.4.1 一對漸開線齒輪正確嚙合條件
10.4.2 齒輪傳動的中心距及嚙合角
10.4.3 齒輪和齒條傳動
10.5 變位齒輪傳動
10.5.1 齒廓切制的原理
10.5.2 標準齒輪的切制
10.5.3 變位齒輪的切制
10.5.4 漸開線齒廓的根切
10.5.5 變位齒輪基本尺寸的計算
10.5.6 變位齒輪的應用
10.5.7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機構的設計步驟
10.6 其他齒輪機構的嚙合特點
10.6.1 平行軸斜齒圓柱齒輪機構
10.6.2 交錯軸斜齒輪機構
10.6.3 蝸輪蝸桿機構
10.6.4 直齒圓錐齒輪機構
10.6.5 非圓齒輪機構簡介
10.6.6 擺線齒輪機構簡介
10.6.7 圓弧齒輪機構簡介
思考題與習題
第11章 輪系
11.1 輪系的類型
11.2 定軸輪系的傳動比
11.2.1 平面定軸輪系的傳動比
11.2.2 空間定軸輪系的傳動比
11.3 周轉輪系的傳動比
11.4 復合輪系的傳動比
11.5 輪系的功用
11.6 行星輪系的效率及各輪齒數的選擇
11.6.1 行星輪系的效率計算
11.6.2 行星輪系中各輪齒數的確定
思考題與習題
第12章 間歇運動機構
12.1 棘輪機構
12.2 槽輪機構
12.3 不完全齒輪機構
12.4 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
思考題與習題
第13章 其他常見機構簡介
13.1 萬向聯軸節(jié)
13.2 螺旋機構
13.3 供料機構
13.4 行程放大機構
13.5 增力機構
思考題與習題
第14章 執(zhí)行機構中的運動協調設計
14.1 機構設計概述
14.2 執(zhí)行機構運動規(guī)律設計
14.3 執(zhí)行機構運動協調設計
14.4 機械運動循環(huán)圖設計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