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賢堂》是一部以弘揚正義,揭露清末官場腐敗,以及反黑惡勢力、反貪為內容的小說。會賢堂位于北京前海北沿,始建于1875年前后,1889年改建為飯莊,是為北京八大堂之首,可以說會賢堂是清末皇親貴胄、朝廷重臣、詞臣、文人墨客社交的“會所”,其本身的活動就是一個演繹清末歷史的小舞臺。主人公傅川石原是督察院御史,年輕有為,生氣勃勃,嫉惡如仇,不失幽默和灑脫。最終,他厭倦了清末官場的昏庸腐敗,藏奸納垢,奸惡橫行,貪贓枉法,他以一句“蜉羽薨薨亦何為?”的辭呈,棄官從商,可是,他成立了會賢堂后,并沒有因此獲得他渴望的“世外桃源”。在那個時代,他就像一只被“黑蜘蛛”逮住的一只小蟲子,被蛛絲一圈一圈地纏繞起來,裹得嚴嚴實實,像一個絲球掛在蛛網上蕩悠。這時,他才明白,他離開官場掙斷了一根蛛絲的束縛,又被社會腐敗的另一根蛛絲吊了起來。于是,在會賢堂這個舞臺上,上演了一出正義人士反貪的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