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西方文論關鍵詞與當代中國

西方文論關鍵詞與當代中國

西方文論關鍵詞與當代中國

定 價:¥118.00

作 者: 胡亞敏 編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6156940 出版時間: 2015-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西方文論關鍵詞與當代中國(精) 》精心挑選和集中研究了20世紀后半期即1978年以來 出現(xiàn)在中國文壇上的10個西方文論關鍵詞:話語、文 本、敘事、文學性、反諷、隱喻、延異、意識形態(tài)、 身體、他者。在挑選時主要基于兩條標準,一是20世 紀西方文學批評中最具有代表性和理論深度有待進一 步澄清和闡發(fā)的概念;二是對中國文學批評產(chǎn)生了深 刻影響并帶來了新質的概念,也就是說,這些概念不 僅被國人接納和運用,而且對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形成 了一定的沖擊力。顯然,挑選本身就意味著舍棄,與 相關著述相比,《西方文論關鍵詞與當代中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挑選的關鍵詞不多,而之所以這 樣做,是因為我們感到與其泛泛而談,不如集中研究 幾個核心概念,在深挖和闡釋上下了功夫,通過重點 突破,保證研究的質量和研究成果的創(chuàng)造性。書中每個關鍵詞的結構大致包括四個部分,第一 部分是對所選西方文論關鍵詞作溯源研究,主要從詞 源學和文獻學的角度考察這些關鍵詞的歷史文化淵源 。第二部分辨析這些關鍵詞的各種含義和核心要素, 具體包括揭示這些關鍵詞在不同文化語境中內涵的擴 展,并梳理出這些關鍵詞的區(qū)別性特征。第三部分研 究關鍵詞在當代中國的傳播,探尋它們在中國的接受 、挪用和改造的軌跡,進而比較不同文化和語系轉換 中的變異。第四部分考察關鍵詞與中國批評理論范式 的重構問題,同時發(fā)掘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性, 并作出相應的理論反思。書中各篇基本按照這個結構 框架展開,由于每個關鍵詞的具體情況不完全一樣, 有些關鍵詞的結構也會有所變化。在關鍵詞的研究中 我們力求在三個方面做出特色。一是資料性,盡可能 地收集和提供該關鍵詞的相關資料,尤其是那些提出 和研究該關鍵詞的代表性人物的重要觀點。二是學術 性,《西方文論關鍵詞與當代中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不僅僅是一部具有資料性質的工具書,更是 一部理論著述。在研究中我們對所選的關鍵詞作了細 致且有深度的闡發(fā),努力揭示和提煉出關鍵詞所蘊含 的有價值的理論觀點。三是語言的簡明性,雖然所選 的這些西方關鍵詞中不乏玄奧之語,但我們盡量用平 實的語言來敘述這場關鍵詞的旅行。書中10個關鍵詞 依次排列,每個關鍵詞都可視為人口,讀者既可按順 序依次閱讀,又可挑選其中某個關鍵詞細讀,這完全 取決于讀者的興趣和需要。此外,書后所附的參考書 目也為讀者提供了導引和選擇的機會,可供讀者進一 步閱讀和研究。

作者簡介

  胡亞敏,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1977年畢業(yè)留校任教至今,2005—2015年任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社會兼職有: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法人代表兼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湖北省文藝學學會會長。研究方向為:文學批評、馬克思主義文論、比較文學和敘事理論;出版《敘事學》《中西之間——批評的歷程》《文化轉向》《比較文學教程》等專著、譯著和教材10部;發(fā)表學術論文《開放的民族主義——論中國當代文學批評之立場》《論差異性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的人民觀》及詹姆遜研究系列等近百篇。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和省部級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5項,2007年獲教育部“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圖書目錄

導言
1.話語
2.文本
3.敘事
4.文學性
5.反諷
6.隱喻
7.延異
8.意識形態(tài)
9.身體
10.他者
參考書目
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