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費明儀
獨立而不遺世的費穆 黃愛玲
費穆筆耕
導演的嘗試
《人生》的導演者言
《香雪海》中的一個小問題
——“倒敘法”與“懸想”作用
略談“空氣”
雜寫(1935年1月)
雜寫(1935年3月)
悼鄭正秋先生
阮玲玉女士之死
《狼山喋血記》的制作
《狼山喋血記》本事
藍蘋在《狼山喋血記》中
《前臺與后臺》分幕劇本
南北兩戰(zhàn)場
孔夫子及其時代
答方典、應衛(wèi)民的《期望于〈孔夫子〉》
附:期望于《孔夫子》(方典、應衛(wèi)民)
介紹兩位異國的友人
——佛萊克夫婦
中國舊劇的電影化問題
舞臺劇《戀歌》序
國產片的出路問題
導演、劇作者
——寫給楊紀
《生死恨》特刊序言
關于梅蘭芳五彩電影《生死恨》的通訊
《珠江淚》的光彩
風格漫談
參考文章(一):導演與心得 勺言
參考文章(二):波娜奈格麗
——《俠女救忠臣》的女主角
懷思憶記
父親生命中的兩位女性 費明儀
《狼山喋血記》的寓意和原委 黎莉莉
訪金信民 黃愛玲(訪問及整理)
費穆影劇雜憶 秦鵬章
從“華年”到“上藝” 吳承鏞
“世界是在地上,不要望著天空” 喬奇
費穆的舞臺藝術 孫企英
我的啟蒙老師費穆導演 沙莉
三次受教 倏然永訣 李天濟
訪韋偉 黃愛玲(訪問及整理)
費穆叫我忘掉它 張鴻眉
第一部彩色戲曲片《生死恨》的拍攝 梅蘭芳
啟迪評鑒
《城市之夜》評 黃子布 席耐芳 柯靈 蘇鳳
評《人生》 凌鶴
評《香雪海》 繆淼
評《天倫》 舒湮
《紐約時報》評《天倫》 法蘭奴根
《狼山喋血記》觀后感 塵無
《斬經堂》評 田漢
孔夫子的新認識 魏如晦
無字天書《孔夫子》 劉一磚
批評的批評
——關于《小城之春》 天聞
《小城之春》:春在哪里? 海情
宜乎中國·超乎傳統(tǒng)
——試析《小城之春》 李焯桃
玲瓏妙趣的弦外之音
——《小城之春》 石琪
《小城之春》:畫外回音 邁克
費穆:影劇之間 羅卡
戲曲對中國電影藝術形式的影響
——作為實驗電影的費穆戲曲影片創(chuàng)作 寧敬武
試談費穆對戲曲電影的思考和創(chuàng)作 古蒼梧
大同世界與小康社會:從《天倫》看費穆對儒家文化的反思 古蒼梧
費穆論 凌鶴
費穆新論 羅藝軍
附錄
《天倫》分幕劇本
費穆生平大事記
費穆作品目錄及簡介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