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譯者序
序言
第1章 安倍經濟學是一劑安慰劑 / 1
讓日元貶值就等于是“賣日本” / 2
使股指上漲、下跌的主力是海外資金 / 5
不負責任的通脹政策 / 8
日元貶值是好事么 / 10
輸入型通脹的風險 / 12
不會再回到貿易立國的老路上去 / 14
通縮有何弊端 / 16
把不景氣與通縮搞混的人們 / 19
是否存在“通脹缺口” / 22
日本銀行是否造成了爾必達的倒閉 / 25
專欄 ECONOMIX-1:日美的量化寬松沒有效果 / 27
第2章 黑田火箭炮的反噴 / 31
“不同層次的量化寬松”造成的沖擊 / 32
非常規(guī)金融政策的風險 / 35
剎車油門一起踩 / 37
央行無法對長期利率進行調控 / 39
央行無法對于“預期”進行調控 / 42
時間軸政策之創(chuàng)舉 / 44
不留退路的量化寬松 / 47
金融政策會議的大本營發(fā)表 / 48
黑田將軍的“英帕爾戰(zhàn)役” / 51
本來的目的是財政融資 / 53
為什么中央銀行要保證其獨立性 / 55
專欄 ECONOMIX-2:克魯格曼的“流動性陷阱” / 57
第3章 通縮的全球化 / 61
貨幣數量說的亡靈 / 62
再通脹教派 / 66
僵尸經濟學 / 69
股價高漲不會引發(fā)通脹 / 73
單憑金融政策無法刺激就業(yè) / 75
通縮的原因在于工資的下降 / 78
全球化的競爭壓力迫使工資水平下降 / 80
論資排輩制度的終結 / 84
專欄 ECONOMIX-3:負利率 87
第4章 金融危機引發(fā)財政危機 / 89
不同層次上的量化寬松帶來的尾端風險 / 90
“國債泡沫”破滅時 / 92
利率風險逐漸顯現 / 94
不增稅能否實現財政再建 / 96
財政通脹的風險 / 100
安倍首相的道德風險 / 102
抑制小的波動會招致極大的風險 / 104
民主主義衍生的不對稱性 / 106
“安樂死”還是惡性通脹 / 109
馬克思的預言 / 111
20世紀80年代的泡沫經濟的教訓 / 114
泡沫還會再現么 / 118
專欄 ECONOMIX-4:尾端風險與期權性 / 122
第5章 雇傭制度改革遠比發(fā)展戰(zhàn)略重要 / 127
空洞的經濟增長戰(zhàn)略 / 128
如何應對勞動人口的減少 / 131
雇傭失衡導致通縮 / 134
消除雇傭失衡的兩個方法 / 136
日本企業(yè)全都是“血汗工廠” / 138
讓勞動者擺脫企業(yè)自立 / 141
為精英的橫向移動創(chuàng)造條件 / 144
專欄 ECONOMIX-5:勞動生產率差異性通縮 / 147
第6章 日本經濟的復蘇究竟需要什么 / 150
掃清能源供給的障礙 / 151
儲蓄過剩是一種慢性病 / 154
日式經營者資本主義的極限 / 156
企業(yè)的新陳代謝不足 / 159
重要的是人力資源 / 162
企業(yè)退化導致大學退化 / 165
經濟增長戰(zhàn)略的TPP / 169
撤銷關稅是為了讓農業(yè)“轉守為攻” / 171
人口必須要向大城市集中 / 173
從主權國家到城邦國家的轉變 / 177
專欄 ECONOMIX-6:北歐模式是否值得借鑒 /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