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民族史志電視實踐:一個村莊的民族志研究

電視實踐:一個村莊的民族志研究

電視實踐:一個村莊的民族志研究

定 價:¥58.00

作 者: 金玉萍 著;黃旦 編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傳播與中國”研究文叢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13137241 出版時間: 2015-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1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電視實踐:一個村莊的民族志研究》研究的是新疆一個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村莊——托臺村村民的日常生活電視實踐。研究主要使用民族志方法,運用日常生活實踐理論,從托臺受眾的電視實踐出發(fā),考察其使用方式、特點及意義,并與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從中發(fā)現(xiàn)電視實踐是否和如何呈現(xiàn)受眾的國家認同與族群認同,重構日常生活。《電視實踐:一個村莊的民族志研究》在研究方法及內容上具有跨學科的特點,所研究的對象是電視已經(jīng)融入日常生活并發(fā)揮持久影響的村莊,研究問題具有長期性和代表性?!峨娨晫嵺`:一個村莊的民族志研究》適合從事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的科研人員,該專業(yè)師生,以及對新疆維吾爾族社會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金玉萍,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廣播電視業(yè)務研究和受眾研究,曾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獎二等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追尋生活情境中的受眾:研究緣起及新受眾研究述評
一、研究緣起
二、新受眾研究的興起:回歸生活情境的受眾
三、新受眾研究的發(fā)展:身份認同研究與技術轉向
四、中國受眾研究:發(fā)展傳播學的路徑與局部突破
第二節(jié) 研究問題與意義
一、研究問題
二、研究的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
第三節(jié) 受眾研究中的民族志:方法及應用
一、受眾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發(fā)展及對本研究的適用性
二、我國與西方民族志方法受眾研究的不同理論取向
三、本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運用
第四節(jié) 國家、族群與權力關系:研究路徑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日常生活與電視
第一節(jié) 理解日常生活
一、哲學視野中的日常生活研究
二、文化理論與日常生活
三、日常生活的智慧:德塞托日常生活實踐理論
第二節(jié) 電視與日常生活
一、電視:時間與空間的中介物
二、本體安全與轉換客體:電視安全感的來源
三、秩序的支撐:電視與慣例、儀式、傳統(tǒng)
四、日常生活、電視研究與權力關系
第三章 托臺:日常生活中電視實踐的場景
第一節(jié) 托臺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
一、托臺村概況
二、托臺村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分層
三、社會變遷中的托臺村
第二節(jié) 基層政權與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在托臺
一、村莊有形空間中的國家權力
二、國家的福利支持
三、基層政權和“準政府”村委會的組織方式
四、村莊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建設
第三節(jié) 族群傳統(tǒng)與托臺日常生活
一、親緣關系與地緣關系并重的社會
二、作為日常生活聯(lián)系紐帶的伊斯蘭教:共享儀式與清真寺
三、族群集體記憶的延續(xù):木卡姆與坎兒井
第四章 整體觀視域下的托臺村電視使用:物、技術與媒介
第一節(jié) 電視、家與家庭生活:作為物的電視
一、托臺村電視機的出現(xiàn)與普及
二、“家”的空間布局與電視
三、電視與托臺村家庭生活
第二節(jié) 無線、有線與衛(wèi)星:作為技術的電視使用
一、三種電視接收技術的共存
二、經(jīng)濟、政治/政策與電視接收技術
三、有線與衛(wèi)星:經(jīng)濟制約下的屈從者與政策縫隙中的抵制者
第三節(jié) 聯(lián)系、安全以及分離的需要:托臺村民眼中的電視媒介
一、認知功能:家庭生活空間的延伸
二、情感體驗:日常生活安全感的維持
三、階層劃分與熟人社會體系的維護:閑暇時間與電視
四、被拒絕的電視:道德約束及其他
第五章 托臺受眾的電視節(jié)目接觸和解讀:選擇、挪用與改造
第一節(jié) 電視接觸與年齡、性別、節(jié)目語言
一、代際關系視角下的家庭收看模式
二、電視收看的性別差異
三、節(jié)目語言:界限、學習工具與突破的邊界
第二節(jié) 國內電視節(jié)目接觸
一、研究中新聞、專題、電視劇文類的確定
二、新聞節(jié)目接觸:權力來自遙遠的地方
三、專題節(jié)目接觸:對族群文化傳統(tǒng)視角節(jié)目的偏愛
四、電視?。娪埃┙佑|:族群倫理道德觀支配下的觀看
第三節(jié) 外語電視節(jié)目接觸
一、國外電視頻道接觸概況
二、衛(wèi)星電視接收技術的采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框架下父輩與年輕人的置換
三、收看外語電視節(jié)目的偏好:宗教信仰與文化傳統(tǒng)的尋求
第四節(jié) 選擇、挪用與改造:托臺受眾日常電視實踐方式
一、節(jié)目語言:劃分邊界、工具性挪用與尋求文化歸屬感
二、節(jié)目解讀:以參照式與身份認同解讀為主導
三、節(jié)目解讀中國家的層級性和族群觀念的建構
第六章 托臺受眾媒介使用及其應用:家庭媒介技術分布與事件
媒介化
第一節(jié) 托臺村的媒體格局
一、托臺家庭大眾媒介擁有量
二、托臺受眾媒體接觸情況
三、托臺受眾媒體接觸時間
第二節(jié) 托臺受眾大眾媒介使用特征
一、組織權力、身份、資本等與大眾媒介使用
二、教育、娛樂和族群觀念建構的替代性補償:家用媒介中影碟機的使用
第三節(jié) 國家、族群與事件媒介化
一、農(nóng)民麥西萊甫:和諧主題下族群文化的彰顯和國家的隱匿
二、甜瓜拍賣會:發(fā)展主題下國家的在場和對族群文化的征用
第七章 電視實踐、日常生活重構與認同
第一節(jié) 托臺日常生活電視實踐圖景
一、受眾接收的去意識形態(tài)化
二、文本解讀中國家觀念的層次性
三、電視技術使用與節(jié)目接觸受族群文化規(guī)范的影響
四、日常電視實踐與道德、工具和情感
第二節(jié) 電視實踐與日常生活重構
一、電視實踐與日常生活特性
二、創(chuàng)造流動的社會空間界限
三、本體安全和轉換客體:提供新的安全感來源
四、秩序的支撐:重構村民的儀式化生活
第三節(jié) 電視實踐與認同
一、媒介與認同研究
二、需要澄清的幾個概念: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族群認同
三、認“同”與求“異”:電視實踐表征下邊界的形成與變動
四、時空維度中的電視與認同:使用與影響之間
第八章 實踐中的電視使用:理論修補與現(xiàn)實思考
一、日常生活實踐背后的邏輯:對德塞托日常生活實踐理論的思考
二、現(xiàn)實思考:民族國家共同體建構的可能路徑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后續(xù)研究與研究結論的適用性
附錄
附錄一 托臺村分布示意圖
附錄二 訪談提綱
附錄三 家庭電視收看記錄
附錄四 農(nóng)民麥西萊甫側記
附錄五 甜瓜拍賣會側記
附錄六 田野調查圖片選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傳播與中國”研究文叢怔稿啟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