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地介紹了懷特海本體論的思想淵源及其本體論建構所遵循的思維邏輯,并凸顯了這一哲學體系在哲學話語圈中所應具備的理論意義。這種研究遵循了兩條路徑,其一,是順著懷特海的思路,對傳統(tǒng)實體哲學進行了梳理,總結其走向沒落的內在癥結,并試圖證明,從“實體到機體”是西方哲學發(fā)展的一條歷史路徑,這條路徑同時也是西方本體論復興的希望所在;其二,將懷特海與當時風靡歐陸的現(xiàn)象學以及中國傳統(tǒng)哲學、馬克思哲學進行了多向度的比較研究,其目的在于彰顯懷特海對于當今世界哲學發(fā)展所具備的典范意義,尤其是在中國當前的文化語境中,有必要以懷特海為契機,激活中國傳統(tǒng)機體哲學,以及馬克思的機體思想,建構起一種“新機體主義”,它應該能夠承載起中國人的文化自覺,同時又具備世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