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政策領域沒有什么主題比“平等與自由的關系”來得更為紛繁復雜,也沒有什么主題比它更能引起政治哲學家的論爭。在一個正義的社會中,平等與自由能夠兼容嗎?凱?尼爾森對激進平等主義進行了有力辯護。這種平等主義認為應當關注每一個人的利益,而且是平等地關注。他的系統論述拓寬了我們對自由、平等,特別是正義之內涵的理解。尼爾森的關鍵論點在于,將個人自主作為自由與平等的實質和前提——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使生活在其中的個人能夠支配自己的生活、滿足個人的需求并獲得自尊。在論述自主、自由和平等的關系時,尼爾森審察了不平等對人們的影響,這些不平等來自于財富的積聚、等級化的政治權力和社會權力的實施,以及在缺乏條件平等的環(huán)境中強調機會平等。尼爾森將條件平等(equality of condition)的目標作為其正義觀的核心內容,并有力論證了這種徹底的平等觀不僅能夠與自由相容,而且與自由不可分割。通過梳理最流行的反平等主義理論,作者列出了尼采超人主義、精英主義、保守的自由主義以及諸種反平等主義的觀點,并系統地逐一進行剖析。當代正義之辯的跟隨者們將會特別關注尼爾森對如下理論的敏銳批判:約翰?羅爾斯和羅納德?德沃金的自由平等主義;米爾頓?弗里德曼、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特別是羅伯特?諾齊克的保守自由主義。此書適用于在政治哲學、政治科學和社會學領域,對激進平等主義及其供選方案的哲學性和實踐性含義感興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