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編纂凡例
前言
隋代經學學術編年
文帝開皇元年(陳宣帝太建十三年)辛丑(581)
二月,隋朝建立
顏師古生
文帝倡佛事
隋初,文帝崇道教
蕭該拜國子博士于此年,后不久撰《文選音》、《漢書音義》、
《范漢音》
時有楊伯丑、臨孝恭、劉祐,以陰陽術數(shù)知名
王隆向隋文帝奏<>
文帝開皇二年(陳宣帝太建十四年)壬寅(582)
十二月,文帝賜國子生經明者束帛
文帝詔議正樂,積年不定
文帝開皇三年(陳后主至德元年)癸卯(583)
四月,文帝詔天下“勸學行禮
牛弘表請搜訪民間所藏異本書
劉炫造偽書
牛弘等修撰《五禮》
牛弘請依古制修立明堂,不準
沈重卒,撰《毛詩義疏》、《周官禮義疏》、《禮記義疏》等
隋文帝遷都,造道觀,日玄壇,度道士
文帝開皇四年(陳后主至德二年)甲辰(584)
《四部目錄》撰成
王通約生于此年
文帝開皇五年(陳后主至德三年)乙巳(585)
四月,文帝征馬光等六人,時稱“六儒”
文帝開皇六年(陳后主至德四年)丙午(586)
劉焯、劉炫考定《石經》
文帝開皇七年(陳后主禎明元年)丁未(587)
正月,廢九品中正制,是為中國科舉制之雛形
文帝開皇八年戊申(588)
李士謙卒,曾論三教優(yōu)劣
文帝開皇九年(陳后主禎明三年)己酉(589)
四月,文帝詔偃武修文,倡導天下習儒典
十二月,牛弘等議樂
沈德威此年人隋,官至秦王府主簿
王元規(guī)為秦王府東閻祭酒,卒于此年后不久,作《續(xù)春秋左氏經傳義略》等
《顏氏家訓》約撰于此年前后
文帝開皇十一年辛亥(591)
辛彥之卒,撰有《五經異義》、《新禮》等
顏之推約卒于此年
文帝開皇十三年癸丑(593)
文帝令私家不得藏緯候圖讖
詔民間有撰集國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絕
議立明堂
文帝開皇十四年甲寅(594)
三月,樂定并撰歌辭三十首
……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