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德國觀念論與懲罰的概念

德國觀念論與懲罰的概念

德國觀念論與懲罰的概念

定 價:¥38.00

作 者: [德] 梅爾(Merle J.-C.) 著;邱帥萍,梅爾,布朗,考明凱維奇 繪;邱帥萍,梅爾,布朗,考明凱維奇 譯
出版社: 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
叢編項: 西方傳統(tǒng):經(jīng)典與解釋—德意志古典法學叢編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3015981 出版時間: 2015-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6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現(xiàn)代主義前期,學界普遍認為懲罰的根據(jù)是一般威懾。與之相反,康德則被認為是徹底的報應主義的代表。對康德以及隨后的費希特和黑格爾而言,公正的懲罰尊重內(nèi)在于罪犯身上的人性,并且不為外在目的服務:只有罪犯該當,才能發(fā)動懲罰。在這種追根溯源性的研究中,梅爾通過嚴密的文本分析揭示出,這些哲學家事實上并不贊成一種報應主義的甚至是綜合主義的立場。相反,在他們的作品中,他所查證并逐漸呈現(xiàn)出來的觀點是:贊成威懾和再社會化。梅爾也考察了尼采認為的道德棲身于報應被拋棄之處的觀點。在該書最后一章中,鑒于當代法學理論和法律實踐關(guān)注對危害人類罪的懲罰,他對報應主義立場發(fā)起了挑戰(zhàn),并為再社會化進行辯護。

作者簡介

  原作者:梅爾(Merle J.-C.)是圖爾(the University of Tours)大學高級哲學研究員、薩爾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aarland)榮譽教授、圖賓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übingen)講師,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黑格爾研究專家。中譯者:邱帥萍,法學博士,律師、湖南科技大學法學院講師,研究領(lǐng)域:刑罰哲學。

圖書目錄

緣起/ⅰ
“德意志古典法學叢編”出版說明/ⅰ
中譯本說明/ⅰ
英 文 版 序/ⅰ
引 文 縮 寫/ⅰ
緒論/
第Ⅰ部分 作為懲罰唯一根據(jù)的該當
第1章 兩種康德式的權(quán)利概念/
1.1報應主義轉(zhuǎn)向/
1.2兩種康德式的權(quán)利概念/
1.3康德的權(quán)利概念源于《法權(quán)學說》中的道德原則/
1.4《法權(quán)學說》的自由主義解讀/
1.5自由主義的權(quán)利概念/
1.6法律和道德的任務/
第2章 康德論懲罰的法律根據(jù)/
2.1將康德的刑罰理論解讀為一種綜合理論/
2.2作為懲罰根據(jù)的報應主義/
2.3報應概念和權(quán)利概念的模糊性/
2.4驅(qū)逐出共同體/
2.5規(guī)訓式矯正/
2.6小結(jié)/
第3章 康德論懲罰的道德根據(jù)/
3.1在此涉及的是何種道德的均衡性?/
3.2至善以及罪與罰之間的必然關(guān)系/
3.3懲罰的價值與正當?shù)膽土P/
第Ⅱ部分 作為矯正方式的懲罰
第4章 費希特的“贖罪契約”/
4.1從法律角度看報應主義缺乏根據(jù)/
4.2作為強制法權(quán)之特別類型的刑法/
4.3一般威懾并非刑法的真實根據(jù)/
4.4作為法定懲罰根據(jù)的特殊威懾和矯正/
4.5一般威懾真的是一種必要的懲罰根據(jù)嗎?/
第5章 黑格爾的“犯罪之否定”/
5.1關(guān)于黑格爾的懲罰理論歸類的爭議/
5.2懲罰的雙重根據(jù)/
5.3對報應主義解釋的異議/
5.4重構(gòu)黑格爾關(guān)于懲罰的法律根據(jù)/
5.5其他刑罰理論的整合/
第Ⅲ部分 報應主義的非人道性
第6章 尼采與不含良心譴責的懲罰/
6.1公共懲罰的譜系/
6.2尼采對正義的評價/
6.3罪責感出現(xiàn)在普通公民而不是犯人之中/
6.4尼采提出了一種懲罰理論嗎?/
第7章 懲罰危害人類罪的目的是什么?/
7.1危害人類罪的特征/
7.2危害人類罪的一個替換性概念/
7.3我們的道德直覺界限/
結(jié)論/
參 考 文 獻/
索 引/
譯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