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論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戰(zhàn)略綜論

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戰(zhàn)略綜論

中國文化軟實力發(fā)展戰(zhàn)略綜論

定 價:¥52.00

作 者: 王一川 等 著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 文化理論

ISBN: 9787100115940 出版時間: 2015-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a 頁數(shù): 50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在全球文化環(huán)境變遷背景下,根據(jù)中國經(jīng)濟快速崛起后急需加強社會文化建設的重大需求,吸收西方文化軟實力學說有益成分而去其文化滲透和文化霸權的弊端,以首席專家所在文藝學、藝術學和民俗學為主要領域,開展多學科交叉合作,取得綜合研究成果,全面系統(tǒng)地闡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概念、內涵和結構,探討國家文化軟實力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將政府管理文化與民俗文化統(tǒng)一部署建設;建立我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指標體系、國家代表性文化符號,提出國家文化軟實力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點建設領域與行動方案。This book is the research result of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in the changing global cultural environment. Leading professors in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Art, Art Theory, and Folkloristics focus 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 meet the great demand for constructing social culture to match the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try to take the benefits of soft power theory in the west and get rid of its discriminations such as cultural permeation and cultural hegemony. The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structure of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are systematically explained to explore the key issues. It intends to combine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with folk culture management to set up a measurement system, single out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cultural symbols and design an implementation plan to carry out the national culture soft power development.

作者簡介

  王一川,1959年生,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2005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兼任審美文化委員會主任,中國高校影視聯(lián)盟副主任委員,北京電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先后畢業(yè)于四川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分獲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和文學博士學位。近年主要研究文藝美學、藝術學、中國文藝現(xiàn)代性問題。著有《意義的瞬間生成》、《審美體驗論》、《語言烏托邦》、《中國現(xiàn)代卡里斯馬典型》、《修辭論美學》、《中國形象詩學》、《張藝謀神話的終結》、《中國現(xiàn)代性體驗的發(fā)生》、《文學理論》等。主編《美學與美育》、《大眾文化導論》、《美學教程》、《批評理論與實踐教程》、《文學概論》、《大學美學》、《新編美學教程》等。董曉萍,1950年生,北京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受教于鐘敬文教授,是新****位民俗學博士,曾長期任鐘敬文教授學術助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后在美國衣阿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芬蘭約恩蘇大學(The University of Joensuu)、英國牛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xford)、法國遠東學院(EFEO)、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和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等歐美高校做博士后、高級訪問學者、從事合作研究和工作。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間文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社會學組成員兼召集人、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文化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著有《世紀老人的話——鐘敬文卷》、《鄉(xiāng)村戲曲表演與中國現(xiàn)代民眾》、《中國文化概論》(合著)、《說話的文化》、《田野民俗志》、《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獻與民俗》、《全球化與民俗保護》、《現(xiàn)代民俗學講演錄》等。譯有(美)洪長泰(Chang-tai Hung)〈到民間去——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學運動》、(美)歐達偉(R.David Arkush)《中國民眾思想史論——20世紀初~1949年華北地區(qū)的民間文獻及其思想觀念研究》等。沈湘平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孫亮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張洪忠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藝術學 社會統(tǒng)計李怡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現(xiàn)代文學陳雪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文藝學唐建英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 研究方向:文藝學、新聞傳播郭必恒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藝術學 古代文學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文化軟實力的理論來源 第二章 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理論建構 第三章 中國特色文化軟實力思想的發(fā)展 第四章 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指標體系與實證研究 第五章 中國文化符號與軟實力發(fā)展 第六章 文化傳媒與文化軟實力 第七章 中國文化制度與文化創(chuàng)新 第八章 中國文化價值與文藝建設 結論 由中國文化符號到文化軟實力理論系統(tǒng) 附錄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