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言 集眾思,匯群智,為文化繁榮發(fā)展作出新貢獻/張寶文
1 音樂欣賞/趙沨
5 與陳白塵、董健談《中國現代戲劇史》/柯靈
9 諾貝爾文學的我見/馮亦代
11 傳統(tǒng)音樂的繼承和突破/趙沨
13 為胡適說幾句話/季羨林
18 倫理是中國文化體系的核心/梁漱溟
20 陽光下的造型藝術/王克慶
26 ”五四”精神漫筆/王瑤
32 振興京劇藝術瑣議/馮牧
37 我所知道的徽班進京/翁偶虹
41 比較文學與文化轉型時期/樂戴云
47 呼聲一向多 辦法至今少/周汝昌
52 關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冰心
53 百家爭鳴與進化論的發(fā)展/葉篤莊
56 再談東方文化/季羨林
61 相聲的“歌頌”與“諷刺”/梁左
66 淺談羅丹的藝術/趙銳
70 電影的觀賞性從何說起/荒煤
74 表演歷史人物漫談/鄭榕
78 “北京文化”的危機/陳來
81 文化市場一議/王蒙
85 淺談娛樂與文化/盛中國
90 “黃土地”上的“白天鵝”/于平
94 黃裳其人其文/孫郁
98 回眸百年敦煌學 再創(chuàng)千年新輝煌/樊錦詩
107 百年敦煌/馮培紅
115 多見不怪/邵大箴
119 讀懂亨利.摩爾/邵大箴
124 “公事之閑,宜尋典籍”/瞿林東
128 天人合一 文理互補/季羨林
131 關于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小議/龔書鐸
136 從梁啟超到白壽彝/瞿林東
145 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葉嘉瑩
154 “美美與共”和人類文明/費孝通
169 國學熱中的沉思/陳漱渝
173 萬里長城的歷史興衰與輝煌再創(chuàng)/羅哲文
180 又逢“甲申”說史論/瞿林東
185 法國印象派與中國唐詩/彭俐
190 關于苦雨齋群落/孫郁
196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互動/方李莉
203 今天文化批評還能做什么/解璽璋
207 作家之所以偉大/凸凹
211 陳獨秀:天地獨行一孤虻/方寧
214 老舍的真魂/孫郁
218 應歷史地、辯證地審視梁漱溟的思想遺產/馬馳
227 政府應該怎樣管文化/王東林
234 塑以祭魂/吳為山
241 編后記/《群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