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前言
建制篇 南粵成形
嶺南第一國:南越國
嶺南都會:廣州
兩廣萌生:嶺南東道
五代強國:南漢
兩廣初顯:廣南東路
分省治理:廣東諸道
獨立設?。簭V東布政司
戰(zhàn)火求存:南明政權在廣東
重鎮(zhèn)肇慶:兩廣總督府
關霸獨尊:粵海關
最后的大本營:大元帥府
中國軍官搖籃:黃埔軍校
戰(zhàn)爭篇 珠江硝煙
南越國終結:呂嘉之亂
流動的農民軍:黃巢攻克廣州
殉國之殤:崖山海戰(zhàn)
海寇之雄:黃蕭養(yǎng)起義
中葡首次較量:屯門、西草灣海戰(zhàn)與葡萄牙租居澳門
毀家紓難:嶺南三杰抗清
海上梟雄:華南海盜
中國近代史開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在廣東
天誅英軍:三元里抗英
洪門造反:廣東天地會起義
廣州失守: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在廣東
浩氣長存:辛亥黃花崗起義
革命史詩:廣東國民政府東征
國內統(tǒng)一的起點:北伐戰(zhàn)爭與廣東
紅色花城:廣州起義
工人的壯舉:省港大罷工
浴血保家園:廣東抗日
紅色抗日武裝:東江縱隊
五星紅旗飄揚:廣東解放
經濟篇 敢為天下先
開海洋貿易之先:海上絲綢之路
南珠獨秀:珍珠開采
民以食為天:農業(yè)墾殖與水利興修
商界黑馬:粵商崛起
鄉(xiāng)村重商:明清廣東農業(yè)的商業(yè)化
工商至上:佛山鎮(zhèn)的繁盛
天子南庫:廣州十三行
鮀島崛起:汕頭開埠
引領工業(yè)化潮流:近代民族工業(yè)
水上巴士:近代廣東造船業(yè)
鐵龍飛駛:近代廣東鐵路
金錢世界:近代廣東金融業(yè)
享受型購物:僑資的西式經營
美味佳肴:廣東的飲食消費
造福民眾:城市基礎設施
文化篇 融匯東西
佛教西來:早期佛教在廣東
南海蓬萊:羅浮山道教
真主保佑:懷圣寺與廣州蕃坊
西學東漸:天主教在廣東
嶺南學術:江門學派
賈而好儒:粵商投資文化
南國紅豆:廣東戲劇與音樂
群星璀璨:廣東詩壇
學術基地:學海堂
從書院到大學堂:張之洞與廣雅書院
妙手丹青:嶺南畫派
中西合璧:南粵建筑文化
心系國家:《盛世危言》
新式媒體發(fā)源地:近代報刊
西式教育:新式學堂
對癥下藥:新式醫(yī)院
百年光影:影視劇院
先進理論:馬克思主義在廣東
人物篇 先賢足跡
廣東先民:馬壩人
南下干部第一人:趙佗
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
禪宗六祖:惠能
嶺南第一相:張九齡
忠言偉烈:余靖
南海士大夫代表:霍韜
廣東徐霞客:屈大均
卓絕清官:陳埃
世界首富:伍秉鑒
太平天王:洪秀全
留學生之父:容閎
洋務先驅:唐廷樞
杰出外交家:黃遵憲
維新領袖:康有為與梁啟超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世紀偉人:孫中山
中國首位法學博士:伍廷芳
農民運動大王:彭湃
南天王:陳濟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