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人口學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

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

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

定 價:¥58.00

作 者: 周星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未名社科菁華·人類學
標 簽: 民俗文化 文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266656 出版時間: 2016-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7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是從文化人類學的視野出發(fā)對中國本土社會及母語文化的諸多事實和現(xiàn)象進行學術性探索的成果。作者尤其注重對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象進行細致描述和深入分析,致力于發(fā)現(xiàn)本土常識的深層意味,同時也對本土常識的傳承及其在現(xiàn)當代中國社會里的再生產過程給予了揭示。作者基于較為豐富的田野工作經驗和實地調查資料而從容展開專題性論述,不斷地追問著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事實與民俗現(xiàn)象,進而對很多被人們熟視無睹的地方性知識給出了獨有新意的解讀。本書堪稱是一位生活在本土常識的田野之中并嘗試走向文化自覺的本土人類學者長期不懈努力的結晶。

作者簡介

  周星,陜西省丹鳳縣人,民族學博士。原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師,現(xiàn)任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交流學部教授、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博士課程指導教授。兼任中國民俗學會顧問、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共同研究員等。

圖書目錄

上編 在生活文化中重新發(fā)現(xiàn)常識
餃子: 民俗食品、禮儀食品與“國民食品”
陜西韓城市黨家村的花饃、禮饃及蒸食往來
燈與?。?諧音象征、儀式與隱喻
姚村: 物態(tài)象征的民俗世界
中國古代神話里的“宇宙藥”
端午節(jié)和“宇宙藥”
人的“生/熟”分類與漢人社會的人際關系
實踐的親屬關系
——關于“娘家”與“婆家”的人類學研究
下編 本土常識的傳承與再生產
從“傳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遺產
民間信仰與文化遺產
“村寨博物館”: 民俗文化展示的突破與問題
器物、技術、傳承與文化
——方李莉博士后出站報告讀后
地方傳統(tǒng)與閩南發(fā)展
從政治宣傳畫到旅游商品
——戶縣農民畫: 一種藝術“傳統(tǒng)”的創(chuàng)造與再生產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與“印象中國”
漢服之“美”的建構實踐與再生產
后記/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