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電子磁共振的由來
1.2 實驗裝置
1.3 研究對象
1.4 展望未來
參考文獻
第2章 理論基礎
2.1 電子磁共振的唯像描述
2.2 角動量和磁矩
2.3 磁場的單位
2.4 外磁場與磁矩的相互作用
2.5 在外磁場中磁矩與電磁輻射場的相互作用
2.6 核磁矩與電子磁矩在外磁場中的相互作用
參考文獻
深入的參考讀物
第3章 g張量理論
3.1 Landé因子
3.2 g張量的矩陣表象
3.3 無規(guī)取向體系中的g張量
參考文獻
深入的參考讀物
第4章 各向同性的超精細結構
4.1 超精細互作用的理論探討
4.2 各向同性超精細互作用的能量算符
4.3 波譜的各向同性超精細結構
4.4 有機π-自由基波譜的超精細結構
4.5 共軛體系波譜產生超精細分裂的機理
4.6 其他(非質子)核的超精細分裂
電子磁共振原理
參考文獻
深入的參考讀物
第5章 各向異性的超精細結構
5.1 各向異性的超精細互作用
5.2 各向異性超精細互作用的矩陣解析
5.3 實例演示
5.4 各向異性的超精細耦合張量與自由基的結構
5.5 g張量和A張量組合的各向異性性
5.6 無規(guī)取向體系中A張量的各向異性性
參考文獻
深入的參考讀物
第6章 精細結構
6.1 零場分裂
6.2 兩個電子互作用的自旋Hamiltonian
6.3 三重態(tài)分子(S=1)體系
6.4 無規(guī)取向的三重態(tài)體系
6.5 雙基
參考文獻
深入的參考讀物
第7章 弛豫與線型線寬
7.1 自旋弛豫的模型
7.2 線型、線寬和譜線強度
7.3 線型的動態(tài)效應
7.4 飽和-轉移的波譜
7.5 波譜信號振幅隨時間的變化
參考文獻
深入的參考讀物
第8章 定量測定
8.1 影響波譜定量測定的主要因素
8.2 標準樣品的選擇與制備
8.3 關鍵性參數(shù)及其對EMR信號強度的影響
8.4 定量測定可能達到的準確度
參考文獻
第9章 順磁性氣體和無機自由基
9.1 順磁性氣體的波譜
9.2 為研究順磁性氣體波譜的技術拓展
9.3 無機自由基
9.4 固體中的點缺陷
9.5 導體和半導體的波譜
9.6 從EMR數(shù)據(jù)中估計結構的方法
參考文獻
深入的參考讀物
第10章 過渡族元素離子及其配合物
10.1 過渡族元素離子的電子基態(tài)
10.2 軌道簡并度在配位場中的解除
10.3 配位場的電勢
10.4 在配位場中過渡金屬離子的能級分裂
10.5 旋-軌耦合與自旋Hamiltonian
10.6 具有軌道非簡并的基態(tài)離子
10.7 具有軌道簡并的基態(tài)離子
10.8 稀土離子的波譜
10.9 過渡金屬配合物的波譜
參考文獻
深入的參考讀物
附錄1 EMR的延伸和拓展
附錄2 數(shù)學準備
附錄3 量子力學中的角動量理論與定態(tài)微擾理論
附錄4 常用的物理學基本常數(shù)與換算因子
附錄5 常見磁性核的自然豐度、核自旋、核旋磁比和超精細耦合常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