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科學基礎理論自然災害與防災應急避險實用百科(彩繪圖解版)

自然災害與防災應急避險實用百科(彩繪圖解版)

自然災害與防災應急避險實用百科(彩繪圖解版)

定 價:¥59.80

作 者: 科普圖鑒編輯部 編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業(yè)技術 環(huán)境科學 災害及其防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5401182 出版時間: 2016-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自然災害與防災應急避險實用百科(彩繪圖解版)》共分8章,詳細介紹了地震、風災、海嘯、洪水、滑坡和崩塌、火災、泥石流以及雪暴8種自然災害的特點、形成原因、對人類及社會的危害、預防的方法和災害來臨時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等內(nèi)容?!蹲匀粸暮εc防災應急避險實用百科(彩繪圖解版)》結構清晰、語言簡練、趣味性強,可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科普圖鑒編輯部,長期致力于科普圖書的選題策劃和編輯出版,已策劃出版數(shù)百部科普圖書。主要作品有《海洋科普館》《植物科普百科》《奧秘科普館》《圖文版自然科學新導向叢書》《自然災害自救科普館》《建筑百科科普館》《郵票百科科普館》等。

圖書目錄

第 一 章地震災害及應急百科知識
第一節(jié) 認識地震 2
一、地震概述 3
1地震的相關概念 3
2地震的形成原因 4
3地震的發(fā)生原因 5
4地震的深淺 6
5地震的序列 7
6地震遷移 8
7地震的成因類型 8
8地震的震級和烈度 11
二、地震帶 13
1世界三大地震帶的分布 13
2地震帶與活斷層之間的成因關系 15
三、關于地震的幾個疑問 16
1為什么地震會集中分布在幾個地震帶區(qū) 16
2發(fā)生過強震的地方還會再發(fā)生強震嗎 17
3沒有發(fā)生過強震的地方是否會發(fā)生強震 17
四、中國地震 18
1中國地震呈現(xiàn)的特點 18
2中國地震在時間分布上的規(guī)律性 18
3中國地震區(qū)帶的劃分 19
4中國西部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強、最集中地區(qū)的原因 20
五、地震的直接災害和次生災害 22
1地震直接災害 22
2地震次生災害 23
六、地震儀是如何記錄地震的 25
七、影響地震災害大小的因素 26
1人口密度和經(jīng)濟發(fā)展程度 26
2建筑物的質(zhì)量 26
3地震震級和震源深度 26
4場地條件 26
5地震發(fā)生的時間 27
八、地震波的應用 27
第二節(jié) 地震前兆 29
一、地震的微觀前兆 29
1地形異常 29
2地震活動異常 29
3地下流體的變化 29
4地球物理變化 30
二、地震的宏觀前兆 30
1動物異常 30
2植物異常 32
3氣候異常 32
4地下水異常 32
5地聲異常 33
6頻繁的小震活動 33
三、臨震時的常見預兆 34
1預兆一 34
2預兆二 34
3預兆三 35
4預兆四 35
第三節(jié) 遭遇地震時的應急措施 36
一、地震中的自救 36
1震前12秒自救 36
2震時不要盲目逃生 37
3地震時鎮(zhèn)靜自若地逃生 39
4震時逃生常犯的錯誤 41
5地震時的安全三角區(qū) 42
6地震逃生的十大法則 43
7地震發(fā)生時的緊急處理方法 46
8不同場所的避震要點 49
9地震中的避險技巧 51
10避震原則——三要三不要 53
11地震自救四大法寶 53
12不同場合的逃生自救法 54
13不同場所的防護要點 56
14廢墟下的自救求生方法 57
二、地震中的互救 59
1震后互救的重要性及要點 59
2震后救援遵循的原則 60
3震后救人的步驟 61
4震后互救注意事項 62
三、地震中受到的主要傷害 63
1機械性外傷 63
2埋壓窒息傷 63
3完全性饑餓 63
4精神障礙 63
5凍傷 63
6燒傷 64
7淹溺 64
四、地震后的正確做法 64
1脫離危險房屋 64
2妥善處理出血和創(chuàng)傷 64
3防止破傷風和氣性壞疽的發(fā)生 64
4防止火災蔓延 65
5安全撤離 65
6盡快與家人、學校或機關取得聯(lián)系 65
7積極參加互救活動 65
第 二 章風災及應急百科知識
第一節(jié) 認識風災 68
一、風災概述 68
二、臺風 69
1臺風概述 69
2臺風的形成 71
3臺風的生命史 73
4臺風的危害 73
三、龍卷風 75
1龍卷風概述 75
2龍卷風的特點 77
3龍卷風的形成條件 78
4龍卷風的危害 79
四、沙塵暴 82
1沙塵暴概述 82
2沙塵暴的形成 82
3沙塵暴的危害 84
第二節(jié) 遭遇風災時的應急措施 86
一、遭遇臺風時的自救與互救 86
1遭遇臺風襲擊時的逃生自救法 86
2臺風期間外出時的注意事項 87
3臺風來臨時的自救與互救 88
4臺風的安全自救 89
5臺風中行人的自救要領 90
6臺風中駕車的注意事項 90
7臺風中不慎被卷入海里的自救方法 91
8航海船只在臺風來臨時如何避險 91
9航船處在臺風中心如何自救 92
二、遭遇龍卷風時的自救與互救 92
1龍卷風來臨時的防護手段 92
2龍卷風來臨時的安全自救 93
3龍卷風來臨時的自救措施 93
4適合躲避龍卷風的地方 95
5公共場所如何躲避龍卷風 95
三、遭遇沙塵暴時的自救與互救 96
1沙塵暴來臨時的自我防護措施 96
2風沙迷眼時的應對措施與避忌 96
第 三 章海嘯災害及應急百科知識
第一節(jié) 認識海嘯 100
第二節(jié) 海嘯的預防 101
一、海嘯的防御方法 101
1減輕海嘯災害的必要性 101
2高度重視地震后引發(fā)海嘯的可能性 102
3海嘯來臨前的預兆 106
4收到海嘯警報后應該怎么辦 109
5海嘯可以預防 109
二、海嘯的防御措施 115
1海嘯預警系統(tǒng) 115
2日本的海嘯預警系統(tǒng) 117
3美國地震海嘯預警系統(tǒng) 120
4中國地震海嘯預警系統(tǒng) 121
第三節(jié) 遭遇海嘯時的應急措施 123
一、海嘯來臨時的自救 123
1自救互救要領 124
2如何搶救落水者 124
二、自救案例 125
1對海水深度敏感的土著民族 125
2不要放棄生的希望 126
第 四 章洪澇災害及應急百科知識
第一節(jié) 認識洪澇災害 130
一、洪澇災害概述 131
二、洪澇災害的性質(zhì)和關系 131
第二節(jié) 遭遇洪澇時的應急措施 133
一、洪水中的自救 133
1水災的自救逃生常識 133
2居家遇到水災如何自我防護 135
3洪水災害中選擇哪些物品可以逃生 136
4財物的保存 137
5逃生的物資準備 137
6自制漂浮筏逃生自救 137
7洪水逃生方案 137
8洪水來臨時的注意事項 138
9災害中,城市里應該避免的危險地帶 139
10都市遇洪水自救法 139
11洪水來臨時學生怎樣逃生 140
12農(nóng)村中洪災發(fā)生時應該遠離的危險地帶 140
13在山區(qū)旅游時遇洪水怎么辦 141
14山洪暴發(fā)時的自救脫險法 142
15洪水暴發(fā)時如何避難逃生 143
16公交車被困水中逃生自救法 144
17駕車時遭遇洪水的自救措施 145
18水淹汽車逃生術 145
19暴雨自救 146
20房頂救護 146
21被洪水圍困應急自救 146
22洪水上漲應急自救法 147
23掉落洪水中如何逃生自救 147
24在寒冷的水中如何自救 148
25在水中體力不支時如何應對 149
二、洪水中的互救 150
1溺水時的救護 150
2洪水來臨時的自救與互救 151
3洪水來臨時、退去后的禁忌 152
三、災后防疫 152
1水災時注意飲食衛(wèi)生 152
2水災后要注意飲水衛(wèi)生 153
3水井消毒 153
4水災防疫應急自救 154
5災后防疫工作 154
6災后主要疾病預防 154
7洪水過后不應忽視的其他防疫 155
第 五 章滑坡、崩塌地質(zhì)災害及應急百科知識
第一節(jié) 認識滑坡和崩塌 158
一、滑坡和崩塌概述 158
1滑坡和崩塌的概念 159
2滑坡的形態(tài)要素 162
3滑坡縱向分級運動特征 164
4橫向上分塊滑動特征 166
5滑坡運動速度 166
6崩塌的形態(tài)要素 166
7崩塌運動特征 167
8滑坡、崩塌的分布范圍 167
二、形成滑坡、崩塌的自然條件 168
1形成滑坡、崩塌的條件 169
2滑坡、崩塌發(fā)生的最佳斜坡 173
3滑坡、崩塌形成的地層巖性條件 174
4降雨與滑坡的關系 176
5引發(fā)滑坡、崩塌的人為原因 177
第二節(jié) 滑坡和崩塌的防治 179
一、滑坡的預防措施 179
1什么時候最容易發(fā)生滑坡 179
2容易發(fā)生滑坡的山體特征 179
3滑坡來臨前的征兆 179
4滑坡前兆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 180
5如何避免遭遇滑坡 183
6在容易發(fā)生滑坡的地區(qū)如何選擇避難房屋 184
7滑坡來臨前,如何提前做好必要的物資準備 184
8滑坡災害多發(fā)區(qū)的建房要求 184
9滑坡地區(qū)如何正確開挖坡腳和堆放土石 185
10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185
11強化減災防災意識,建立科學的災害防御系統(tǒng) 185
二、滑坡、崩塌災害的預防措施 186
1學習防災、減災科普知識與技術 186
2在斜坡上進行道路、房屋建設時預防滑坡、崩塌的措施 187
3其他預防措施 187
4崩塌防治與危巖加固 188
三、小型沖溝整治工程 190
1抬高河床,控制侵蝕的簡易工程 190
2護岸工程 192
第三節(jié) 滑坡發(fā)生時的應急措施 194
一、滑坡發(fā)生時的自救 194
1山體滑坡自救 194
2驅(qū)車經(jīng)過發(fā)生滑坡地區(qū)時 194
二、滑坡發(fā)生后的注意事項 195
1發(fā)生滑坡后我們應該怎么做 195
2如何選擇臨時避災場所 195
三、搶救人或物時的注意事項 195
第 六 章火災及應急百科知識
第一節(jié) 認識火災 198
一、火災分類 198
二、火災發(fā)展階段 198
三、火災發(fā)生的原因 199
第二節(jié) 火災發(fā)生時的應急措施 199
一、火場逃生方法 199
1學?;馂牡奶由椒?200
2家庭火災的逃生方法 202
3單元式住宅區(qū)的逃生方法 205
4高層建筑火災的逃生方法 206
5公共聚集場所火災的逃生方法 208
6賓館旅店火災的逃生方法 209
7影劇院和大型禮堂火災的逃生方法 211
8大型體育場館火災的逃生方法 214
9地下建筑火災的逃生方法 215
10山林火災的逃生方法 215
11交通工具火災的逃生方法 217
二、火場自救方法 223
1借助工具進行自救 223
2火災自救的方法 224
3巧將危機化險為夷 227
4無路可逃時的自救 231
三、遭遇火災時的逃生誤區(qū) 233
第 七 章泥石流災害及應急百科知識
第一節(jié) 認識泥石流 238
一、泥石流概述 238
1影響泥石流形成的因素 239
2影響泥石流強度的因素 240
3泥石流形成的必備條件 240
二、泥石流的分類 241
1按運動和巖土類型的分類 241
2按泥石流性質(zhì)分類 242
3世界上主要的泥石流分類 245
4從不同的角度看泥石流 250
第二節(jié) 泥石流的危害和防護 251
一、泥石流的危害 251
1泥石流危害的表現(xiàn) 251
2暴雨引發(fā)的山洪和泥石流 253
3關于泥石流的幾個常識 255
4泥石流活動規(guī)律 257
5泥石流發(fā)生過程中的特有現(xiàn)象 257
二、泥石流災害預防 259
1正確判斷泥石流的發(fā)生 259
2減輕泥石流災害的方法 260
3泥石流災害預防措施 262
4泥石流和滑坡災害的預防和減輕 264
第三節(jié) 泥石流來臨時的應急措施 265
一、泥石流來時的逃生方法 265
二、遭遇泥石流時怎么辦 266
三、適合躲避泥石流的地方 268
四、災后食品不足、水源污染怎么辦 268
五、泥石流過后的自救與防疫工作 269
第八章雪暴災害及應急百科知識
第一節(jié) 認識雪暴和雪災 272
第二節(jié) 雪暴的預防 273
一、暴風雪來臨前應做的準備 273
二、駕車外出前要做的準備工作 275
三、城市居民在雪災發(fā)生前應做的防護措施 276
四、暴雪天氣如何保護自己 276
1遭遇暴雪天氣時,應如何應對 276
2停電時如何保持身體溫暖 277
五、大雪天氣要防止六大傷害277
1防止意外跌倒摔傷 277
2防止冠心病發(fā)作 277
3防止呼吸道感染 278
4防止消化道潰瘍及胃出血 278
5防止煤氣中毒 278
6不要忽略御寒方式 278
六、如何防范和救治雪盲癥 278
七、雪災的防護措施 279
1牧場對雪災的防護措施 279
2農(nóng)場對雪災的防護措施 280
3大棚種植對雪災的防護措施 280
第三節(jié) 雪暴來臨時的應急措施 280
一、冰天雪地遇險自救措施 280
1家中、戶外應對雪暴的不同方法 282
2被暴風雪困在車里的自救方法 283
3暴雪天氣外出時注意事項 283
4凍傷后快速自救方法 284
5平房區(qū)居民面對雪災時的應對措施 286
6野外遭遇風雪如何避寒 286
7在野外搭建避寒場所 287
8汽車在風雪中“拋錨” 288
9風雪中脫水容易被凍傷 288
二、擺脫“白色妖魔”的控制 289
1雪崩來臨時的應急措施 289
2遭遇雪崩采取的自救互救措施 290
3隨身攜帶安全裝備 292
4雪崩傷亡原因 293
三、搜索雪崩受困者 296
1雪崩受困類型 296
2搜索雪崩受困者原則 297
3探查雪下受困者的方法 298
4搶救受困者的方法和步驟 30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