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環(huán)境科學基礎理論河湖淤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技術

河湖淤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技術

河湖淤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技術

定 價:¥58.00

作 者: 杜河清 編
出版社: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農(nóng)業(yè)/林業(yè) 農(nóng)業(yè)基礎科學

ISBN: 9787511607782 出版時間: 2015-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水十條”目標是消滅國家水系的劣V類水,修復水體的生態(tài)功能。水系的生態(tài)修復是件系統(tǒng)工程,實現(xiàn)目標任務艱巨?!逗雍倌酂o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技術》順應“水十條”的要求,以江河(湖泊)淤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處置技術研發(fā)為主,研究適合于河流湖泊污染底泥實現(xiàn)無害化資源化的環(huán)保清淤及處理處置技術;總結了近年國內(nèi)污染底泥環(huán)保清淤,脫水,固化等工藝流程和工程設備,解決河湖底泥的積蓄與嚴重污染問題;為以后此技術大規(guī)模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基礎、施工工藝、設備系統(tǒng)和經(jīng)濟分析依據(jù)。

作者簡介

  杜河清,男,博士。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所副總工。1992年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本科畢業(yè);2003年獲日本巖手大學工學碩士學位;2006年獲日本 巖手大學大學院博士學位。兼任中國咨詢工程公司專家?guī)鞂<?、武漢大學碩士導師,廣州市應急管理專家,廣州市科技局評審專家,全國高科技人才管理協(xié)會理事,留學歸國人員基金評審專家等。共發(fā)表雜志,國際會議,學會論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雜志論文15篇, EI檢索論文3篇(一篇獲得日本農(nóng)業(yè)土木學會獎), 在日本共發(fā)表論文14篇。申報發(fā)明專利1項。一項成果被鑒定為國家領先水平。

圖書目錄

1 河湖淤泥污染及治理現(xiàn)狀
1.1 河流污染現(xiàn)狀
1.1.1 長江三角洲水系污染現(xiàn)狀
1.1.2 珠江三角洲水系污染現(xiàn)狀
1.2 湖泊底泥污染及修復
1.3 河湖底泥治理原則與現(xiàn)狀
2 河湖淤泥的形成及特性
2.1 河湖淤泥的來源
2.2 河湖淤泥的成因
2.2.1 自然淤泥的成因
2.2.2 人工淤泥的成因
2.3 河湖淤泥的特性
2.3.1 河湖淤泥的工程特性
2.3.2 受污河湖淤泥特性變化
2.4 河湖淤泥的污染機理
2.4.1 底泥耗氧
2.4.2 底泥污染物釋放
3 河湖底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
3.1 底泥中水的存在形式
3.1.1 間隙水
3.1.2 毛細結合水
3.1.3 表面黏附水
3.1.4 內(nèi)部水
3.2 底泥體積、重量及所含固體物濃度之間的關系
4 淤泥調(diào)理脫水機理研究
4.1 布朗運動
4.2 重力的作用
4.3 高含水淤泥絮凝
4.3.1 絮凝劑的作用機理
4.3.2 影響絮凝效果的因素
5 河湖受污染底泥重金屬
5.1 底泥重金屬的評價分析方法
5.1.1 地累積指數(shù)Igeo(Index of geoaccumulation)法
5.1.2 底泥富集系數(shù)SEF(Sedimerlt Em-ichment Factm·)法
5.1.3 次生相富集系數(shù)PEF(Phase Enrichment Factor)法
5.1.4 潛在生態(tài)危害指數(shù)法(RI)
5.1.5 次生相與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
5.1.6 水體底泥重金屬質量基準soc法
5.1.7 臉譜圖法
5.1.8 回歸過量分析(REA)法
5.1.9 間隙水和上覆水法
5.1.10 多因子綜合評價方法(內(nèi)梅羅污染指數(shù)法)
5.2 重金屬的遷移轉化
5.2.1 重金屬的存在形態(tài)
5.2.2 重金屬遷移轉化
5.2.3 重金屬遷移轉化的基本方程
5.2.4 紊流擴散的基本方程
5.2.5 重金屬隨水—懸浮物—底泥遷移轉化耦合模型
5.2.6 重金屬遷移轉化的影響因素
5.3 重金屬的穩(wěn)定—固化機理
5.3.1 磷酸鹽穩(wěn)定—固結機理
5.3.2 GBR固化劑以及其他固化材料穩(wěn)定固化機理
5.3.3 固化劑發(fā)展及應用
5.4 重金屬污染的生態(tài)效應
5.4.1 對水生植物的影響
5.4.2 對水生動物的影響
5.4.3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6 河湖底泥的修復技術
6.1 河水絮凝
6.2 原位治理技術
6.2.1 河道曝氣
6.2.2 引水沖污
6.2.3 遮蔽技術
6.2.4 底泥原位修復
6.2.5 原位生物處理技術
6.2.6 生物強化技術
6.2.7 水生植物修復
6.2.8 生物—生態(tài)修復
……
7 環(huán)保清淤
8 國內(nèi)外淤泥處理處置方法
9 板框機脫水固結一體化技術
10 帶式機脫水固結一體化技術
11 管道攪拌脫水固結一體化技術
12 河湖淤泥資源化利用
13 河湖淤泥無害化資源化效益分析
附件一 城市河道淤泥無害化資源化固化處理技術研究
附件二 湖泊環(huán)保清淤的工程實踐
附件三 羅村涌底泥清淤工程實驗研究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