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實驗1 土壤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實驗2 植物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第二部分 土壤理化性質分析
實驗3 土壤水分的測定
I 烘干法
Ⅱ 酒精燃燒法
實驗4 土壤質地的測定
I 比重計速測法
Ⅱ 土壤質地手測法(野外快速測定)
實驗5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測算
I 土壤容重的測定
Ⅱ 毛管孔隙度的測定
實驗6 土壤結構形狀與土壤團聚體組成的測定
實驗7 土壤有機質的測定(重鉻酸鉀容量法一外加熱法)
實驗8 土壤中氮(全氮和有效氮)的測定
I 土壤全氮的測定(半微量開氏法)
Ⅱ 土壤有效氮(水解氮)的測定(堿解擴散法)
實驗9 土壤中磷(全磷和速效磷)的測定
I 土壤全磷的測定(HClO4—H2SO4法)
Ⅱ 石灰性土壤速效磷的測定(碳酸氫鈉法)
Ⅲ 酸性土壤速效磷的測定(NH4F—HCl法)
實驗10 土壤中鉀(全鉀和速效鉀)的測定
I 土壤全鉀的測定(Na0H熔融—火焰光度計法)
Ⅱ 土壤速效鉀的測定(醋酸銨—火焰光度計法)
實驗11 其他土壤因子的測定
I 土壤pH的測定(電位法)
Ⅱ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的測定(電位法)
Ⅲ 土壤水溶性鹽總量測定(電導法)
第三部分 植物的耐性與可塑性
實驗12 植物耐性指標的分析
I 植物幼苗生長指標的測定
Ⅱ 組織細胞膜透性的測定
Ⅲ 植物組織丙二醛含量的測定
Ⅳ 植物葉片葉綠素含量的測定
V 植物葉片蛋白質含量的測定(考馬斯亮藍G—250法)
Ⅵ 植物體內游離脯氨酸含量的測定
Ⅶ 植物組織可溶性糖的測定
Ⅷ 幾種抗氧化物酶活性的測定
Ⅸ 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含量的測定
實驗13 重金屬脅迫下植物體的可塑性響應
I 植物光合作用及光能利用效率對重金屬脅迫的可塑性響應
Ⅱ 植物蒸騰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對重金屬脅迫的可塑性響應
Ⅲ 重金屬脅迫下植物光合、蒸騰與生理和形態(tài)結構性狀的關系
第四部分 植物體內重金屬含量及富集測定
實驗14 土壤和植物樣品中銅和鋅含量的測定
實驗15 重金屬在植物體內的遷移、積累和分布
第五部分 土壤酶活性與土壤呼吸強度的測定
實驗16 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17 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的測定
I 滴定法測定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
Ⅱ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土壤過氧化氫酶活性
實驗18 土壤脲酶活性的測定
I 比色法測定土壤脲酶活性
Ⅱ 土壤脲酶動力學參數(shù)的測定
實驗19 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20 土壤淀粉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21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22 土壤蛋白酶活性的測定
實驗23 土壤呼吸強度的測定
第六部分 土壤重金屬的形態(tài)分布與吸附一解吸特性
實驗24 土壤重金屬形態(tài)分布的測定
I Tessier連續(xù)提取法
Ⅱ BCR連續(xù)提取法
實驗25 土壤中重金屬吸附一解吸特性的分析
I 吸附與解吸熱力學實驗
Ⅱ 吸附與解吸動力學實驗
第七部分 土壤微生物分析
實驗26 土壤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化
實驗27 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的平板培養(yǎng)計數(shù)
實驗28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測定
I 氯仿熏蒸提取法
Ⅱ 液態(tài)氯仿熏蒸一水浴法
Ⅲ 總磷脂脂肪酸法
實驗29 土壤微生物的形態(tài)學檢查
實驗30 土壤微生物16S rDNA的PCR—DGGE分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