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態(tài)物理學家,中國激光材料和光存儲技術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作者在書中憶述了他見證共和國光學事業(yè)從無到有、艱難崛起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同時,也反映了他的學術思想和治學之道。他出身寒微,在新中國上大學,曾留學蘇聯,自20世紀50年代步入中國光學和材料學界,并較早地走上了科研領導崗位。于“知天命”之年,辭去所有行政職務,專心從事科研工作。他一生追求多學科交叉與融合,年輕時致力于把物理學和材料科學相結合;中年時把光電子技術應用于信息科學;晚年則開拓了古玻璃研究的新領域,探索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相結合,成為科學技術史界的“新秀”。打開《無怨無悔的選擇:干福熹口述自傳》,認識一位純正的科學家——面對光怪陸離的自然界,永遠懷著探索無盡奧秘的“好奇”回顧學術成長的人生路,始終不忘發(fā)自心底深處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