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序一
序二
序三
音樂篇
論薌劇(歌仔戲)音樂
薌劇(歌仔戲)[七字調][雜碎調]唱詞結構的變化與唱腔發(fā)展的關系
梨園戲(南音)在漳州的流傳歷史及其對漳州地方戲曲的影響
漳州一帶音樂史上的一樁疑案
漳州出土的第一件樂器
漳州南詞
錦歌的藝術價值
談[都馬調]
竹馬戲音樂
幽雅的閩南箏
神功鬼斧五音石
記臺灣籍大廣弦演奏者王銀河
戲劇篇
漳州戲劇源流
漳州南戲——竹馬戲、南管白字戲
再談漳州南戲
漳州四平戲與粵東正字戲的比較暨與臺灣四平戲的關系
慈濟宮祭典與歌仔戲的傳播
近代漳州的戲曲文化
《明刊閩南戲曲絃管選本三種》的出版及意義
邵江海傳
李少樓傳
懷念邵江海老師
隨筆篇
到橋那邊去會親——兩岸歌仔戲學術討論會隨筆
薌劇是維系海峽兩岸人民心靈的橋梁
細膩·簡樸·準確——聽指揮家蔡繼琨教授演出交響樂有感
平臺治臺有識之士——讀藍鼎元《東征集》《平臺紀略》有感
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鎮(zhèn)崇蛇文化內涵探微
資料篇
華安縣新圩公社(鄉(xiāng))玉山大隊(村)白字戲仔和北管的調查報告
長泰縣巖溪公社硅后大隊的白字仔與白字戲的調查
趙家城中話戲史
許地山在戲曲史研究中的一點貢獻
《江西戲拾遺》之補遺
一種南北文武合套的藝術形式
訪竹馬戲藝人陳良慶紀要
六鰲半島的相公爺曲館
海島古聲腔之探微——介紹東山島的昆腔
附文
九龍江在那邊奔騰
潛心鉆研厚積薄發(fā)——記薌劇音樂家陳松民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