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學術文庫”總序
自 序
總論三教合一新論
佛教中國化
佛教中國化的形式和內容
儒道思想與大乘佛教的弘傳
佛教對中土孝親觀念的因應之道
中國佛教倫理的擬血親化取向
與時俱進與契理契機
高僧論儒
天臺智者的儒道觀
清涼澄觀的三教之辨
圭峰宗密的本末之辨
明教契嵩與儒家四書
援佛入儒
“東吳學術文庫”總序
自 序
總論三教合一新論
佛教中國化
佛教中國化的形式和內容
儒道思想與大乘佛教的弘傳
佛教對中土孝親觀念的因應之道
中國佛教倫理的擬血親化取向
與時俱進與契理契機
高僧論儒
天臺智者的儒道觀
清涼澄觀的三教之辨
圭峰宗密的本末之辨
明教契嵩與儒家四書
援佛入儒
佛性論與儒家人性論比較
佛性論與程朱人性論重建
禪宗佛性論與陸王心性論重建
儒學與佛教的近代發(fā)展
尊孔與抑孟
民國佛教的義學創(chuàng)新
中國佛教的當代抉擇
印順法師的大學綱目論
現代新儒家的佛學觀
馬一浮的佛學觀
馬一浮對《論語》的佛學解讀
馬一浮對《孝經》的佛學解讀
馬一浮的易佛融通論
梁漱溟的佛學因緣
熊十力的佛學觀
唐君毅與牟宗三的佛學觀比較
佛教的思想貢獻
中國佛教圓融觀及其現代價值
全球化與華嚴宗的法界觀
十不二門的生態(tài)意蘊
不即不離會通融合——方立天先生論佛教與中國哲學的關系
結語——作為公共話語的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