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是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基礎。沒有這一切經濟的活動,人類社會恐怕就不復存在了。在這個意義上,無論怎樣看待經濟的重要地位,都不會過分,乃至可以用“經濟帝國”來形容這樣的社會。人們很早就開始注意觀察自己身邊的經濟生活,并試圖將這種觀察理論化。張乃根所著的《法經濟學》以全新的方式從經濟學與法學兩個視角去觀察當今經濟環(huán)境下的法律現象,觀察、分析其中的法律經濟問題,用法律去引導經濟,避免走入歧途。張乃根所著的《法經濟學》主要評述近兩個半世紀以來,西方經濟學家對于“經濟帝國”中法律現象的觀察、分析與研究成果。作者選擇了亞當·斯密的《法理學講義》作為一系列評述的起點。通過對馬克思的《資本論》,對韋伯、康芒斯、科斯、威廉姆森、斯蒂格勒、德姆塞茨等人的論述,向人們展現了比較制度經濟學、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形成、發(fā)展及對我們現今社會的指導作用?!咀髡吆喗椤繌埬烁?,1955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83年畢業(yè)于華東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法律系,獲法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復旦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國際關系專業(yè)同等學力);1989年以來先后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密歇根大學、喬治城大學、德國馬克斯一普郎克國際公法研究所、漢堡大學、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等任訪問學者、富布萊特研究學者或客座教授;現為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哲學領域的學術作品主要有:《當代西方法哲學主要流派》1993年)、《經濟學分析法學》(1995年)、《法經濟學:經濟學視野里的法律現象》(2003年)、Economic Analysis of Lawin China(2007年英文版合著)、《論經濟與社會中的法律》(1998年譯著)、《克隆人:法律與社會》(2002年第一卷、2004年第二卷、2006年第三卷合著)、Clonage Humain:Droitset Societes(2002年第一卷、2004年第二卷、2005年第三卷法文版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