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橋先生基于孩子的鮮活現實,把自己對于孩子心靈的透徹理解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分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孩子,把孩子精神層面的發(fā)展及其各種行為表現剖析得非常深刻。倉橋先生思考孩子、理解孩子的方式,也許能幫助我國幼教工作者打開一扇新的窗戶,為他們提供一個新的視角。僅僅學會心理學,還不可能知道有關孩子的所有問題。幼兒園教師除要了解心理學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自己要體味、接觸孩子。教育工作者在理解孩子的同時,必須去體味孩子的心情?!獋}橋物三我希望,通過借鑒倉橋先生的理論與實踐,對習慣了以目標為本、教為中心模式的我國幼兒園教育能多少帶來一些沖擊,對正處在轉型期的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能多少有些啟迪。至少在對幼兒園教育的本質、幼兒園教育的本義、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幼教形態(tài)等等重大問題進行思考時,能聽到一種不同的聲音,能獲得一種不同的角度或方法?!罴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