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部分 基 礎 知 識
第1章
Excel概述 3
1.1 Excel的用途 3
1.2 Excel 2013新增內容 4
1.3 對象模型概念 5
1.4 使用工作簿 5
1.4.1 工作表 6
1.4.2 圖表工作表 7
1.4.3 宏表和對話表 7
1.5 Excel用戶界面 7
1.5.1 功能區(qū) 7
1.5.2 后臺視圖 9
1.5.3 快捷菜單和微型工具欄 10
1.5.4 對話框 11
1.5.5 定制用戶界面 11
1.5.6 任務窗格 12
1.5.7 鍵盤快捷鍵 13
1.5.8 定制屏幕顯示 13
1.5.9 對象和單元格的選擇 13
1.6 Excel的幫助系統(tǒng) 14
1.7 單元格格式化 15
1.7.1 數(shù)字格式化 15
1.7.2 樣式格式化 15
1.8 表格 16
1.9 工作表公式和函數(shù) 16
1.10 繪圖層上的對象 17
1.10.1 圖形和插圖 17
1.10.2 控件 17
1.10.3 圖表 18
1.10.4 迷你圖 19
1.11 定制Excel 19
1.11.1 宏 20
1.11.2 插件 20
1.12 互聯(lián)網功能 20
1.13 分析工具 21
1.13.1 數(shù)據庫訪問 21
1.13.2 方案管理 21
1.13.3 數(shù)據透視表 21
1.13.4 審核功能 21
1.13.5 規(guī)劃求解插件 22
1.14 保護選項 22
1.14.1 保護公式不被覆蓋 22
1.14.2 保護工作簿的結構 23
1.14.3 用密碼保護工作簿 23
第2章 公式基本內容 25
2.1 輸入和編輯公式 25
2.1.1 公式元素 25
2.1.2 輸入公式 26
2.1.3 粘貼名稱 27
2.1.4 空格和空行 28
2.1.5 公式的限制 29
2.1.6 公式示例 29
2.1.7 編輯公式 29
2.2 在公式中使用運算符 30
2.2.1 引用運算符 31
2.2.2 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 32
2.3 計算公式 35
2.4 單元格和范圍引用 36
2.4.1 創(chuàng)建絕對引用或混合引用 36
2.4.2 引用其他工作表或工作簿 38
2.5 復制或移動公式 39
2.6 準確地復制公式 41
2.7 把公式轉換成值 42
2.8 隱藏公式 44
2.9 公式中的錯誤 45
2.10 處理循環(huán)引用 45
2.11 單變量求解 47
2.11.1 單變量求解示例 47
2.11.2 更多有關單變量求解的內容 48
第3章 使用名稱 49
3.1 名稱的定義 49
3.2 名稱的作用域 50
3.2.1 引用名稱 51
3.2.2 引用其他工作簿的名稱 51
3.2.3 名稱沖突 52
3.3 名稱管理器 52
3.3.1 創(chuàng)建名稱 53
3.3.2 編輯名稱 53
3.3.3 刪除名稱 54
3.4 創(chuàng)建單元格和范圍名稱的快捷方法 54
3.4.1 “新建名稱”對話框 54
3.4.2 使用名稱框創(chuàng)建名稱 55
3.4.3 從單元格中的文本創(chuàng)建名稱 56
3.4.4 命名整個行和列 58
3.4.5
Excel創(chuàng)建的名稱 59
3.5 創(chuàng)建多工作表名稱 59
3.6 使用范圍和單元格名稱 61
3.6.1 創(chuàng)建一個名稱列表 61
3.6.2 在公式中使用名稱 62
3.6.3 對名稱使用的交叉運算符 63
3.6.4 使用帶名稱的范圍運算符 65
3.6.5 引用多單元格命名范圍中的單個單元格 65
3.6.6 在現(xiàn)有公式中使用名稱 66
3.6.7 創(chuàng)建公式時自動應用名稱 66
3.6.8 取消應用名稱 67
3.6.9 有錯誤的名稱 67
3.6.10 查看命名范圍 68
3.6.11 在圖表中使用名稱 68
3.7 Excel維護單元格和范圍名稱的方式 68
3.7.1 插入行或列 69
3.7.2 刪除行或列 69
3.7.3 剪切和粘貼 69
3.8 名稱中的潛在問題 69
3.8.1 復制表單時的名稱問題 69
3.8.2 刪除工作表時的名稱問題 70
3.9 理解名稱的奧秘 72
3.9.1 命名常量 73
3.9.2 命名文本常量 73
3.9.3 在命名公式中使用工作表函數(shù) 74
3.9.4 在命名公式中使用單元格和范圍引用 75
3.9.5 使用包含相對引用的命名公式 76
3.10 使用名稱的高級技術 79
3.10.1 使用INDIRECT函數(shù)處理命名范圍 79
3.10.2 在命名公式中使用數(shù)組 80
3.10.3 創(chuàng)建一個動態(tài)的命名公式 82
3.10.4 在命名公式中使用XLM宏 83
第Ⅱ部分 在公式中使用函數(shù)
第4章 工作表函數(shù)入門 89
4.1 什么是函數(shù) 89
4.1.1 簡化公式 89
4.1.2 執(zhí)行其他方法無法實現(xiàn)的計算 90
4.1.3 提高編輯任務的速度 90
4.1.4 實現(xiàn)判斷功能 90
4.1.5 其他函數(shù)功能 91
4.2 函數(shù)參數(shù)類型 91
4.2.1 將名字用作參數(shù) 92
4.2.2 把整個行或整個列作為參數(shù) 93
4.2.3 把字面值作為參數(shù) 93
4.2.4 把表達式作為參數(shù) 93
4.2.5 把其他函數(shù)作為參數(shù) 94
4.2.6 把數(shù)組作為參數(shù) 94
4.3 在公式中輸入函數(shù)的方法 94
4.3.1 手工輸入函數(shù) 94
4.3.2 使用“函數(shù)庫”命令 96
4.3.3 使用“插入函數(shù)”對話框輸入函數(shù) 96
4.3.4 輸入函數(shù)的其他技巧 98
4.4 函數(shù)種類 100
4.4.1 財務函數(shù) 100
4.4.2 日期及時間函數(shù) 100
4.4.3 數(shù)學及三角函數(shù) 100
4.4.4 統(tǒng)計函數(shù) 101
4.4.5 查找和引用函數(shù) 101
4.4.6 數(shù)據庫函數(shù) 101
4.4.7 文本函數(shù) 101
4.4.8 邏輯函數(shù) 101
4.4.9 信息函數(shù) 102
4.4.10 用戶定義函數(shù) 102
4.4.11 工程函數(shù) 102
4.4.12 多維數(shù)據集函數(shù) 102
4.4.13 兼容性函數(shù) 102
4.4.14
Web函數(shù) 104
4.4.15 其他函數(shù)類別 104
第5章 處理文本 105
5.1 文本的概念 105
5.1.1 一個單元格可以容納的字符數(shù) 105
5.1.2 把數(shù)字作為文本 106
5.2 文本函數(shù) 107
5.2.1 確定單元格中是否包含文本 107
5.2.2 使用字符代碼工作 108
5.2.3 確定兩個字符串是否相同 110
5.2.4 連接兩個或多個單元格 111
5.2.5 把格式化的值顯示成文本 112
5.2.6 把格式化的貨幣值顯示為文本 113
5.2.7 刪除額外的空格和非打印字符 114
5.2.8 計算字符串中的字符個數(shù) 114
5.2.9 重復字符或字符串 115
5.2.10 創(chuàng)建文本直方圖 115
5.2.11 填充數(shù)字 116
5.2.12 改變文本的大小寫 117
5.2.13 從字符串中提取字符 118
5.2.14 替換文本 118
5.2.15 在字符串中查找和搜索 119
5.2.16 在字符串中查找和替換 120
5.3 高級文本公式 120
5.3.1 計算單元格中指定字符的個數(shù) 120
5.3.2 計算單元格中指定子串的個數(shù) 120
5.3.3 刪除尾部的減號 121
5.3.4 把數(shù)字表示成序數(shù)詞 121
5.3.5 為列數(shù)確定列字母 122
5.3.6 從具體路徑中提取文件名 122
5.3.7 提取字符串的第一個詞 123
5.3.8 提取字符串的最后一個單詞 123
5.3.9 提取字符串中除第一個詞以外的所有詞 124
5.3.10 提取名字的名、中間名和姓 124
5.3.11 刪除名字中的稱謂 126
5.3.12 計算單元格中詞的數(shù)量 126
第6章 處理日期和時間 127
6.1 Excel如何處理日期和時間 127
6.1.1 了解日期序列號 127
6.1.2 輸入日期 128
6.1.3 理解時間序列號 130
6.1.4 輸入時間 131
6.1.5 日期和時間的格式化 132
6.1.6 有關日期的問題 134
6.2 日期函數(shù) 135
6.2.1 顯示當前日期 136
6.2.2 使用函數(shù)顯示任意日期 137
6.2.3 生成一系列日期 137
6.2.4 把非日期字符串轉換為日期 139
6.2.5 計算兩個日期之間的天數(shù) 139
6.2.6 計算兩日期之間的工作日數(shù) 140
6.2.7 計算指定工作日的日期 141
6.2.8 計算兩日期之間的年數(shù) 142
6.2.9 計算人的年齡 142
6.2.10 確定在某年中的天數(shù) 143
6.2.11 確定某天是星期幾 143
6.2.12 確定在一年中的周數(shù) 144
6.2.13 確定最近的星期日日期 144
6.2.14 確定某個日期后面的第一個星期日期 144
6.2.15 確定某月中的第n個星期日期 145
6.2.16 計算星期日期的出現(xiàn)次數(shù) 145
6.2.17 把日期表示為序數(shù) 146
6.2.18 計算節(jié)假日期 147
6.2.19 確定某月的最后一天 149
6.2.20 確定某年是否是閏年 150
6.2.21 確定一個日期的季度 150
6.2.22 把年份轉換成羅馬數(shù)字 150
6.3 時間函數(shù) 151
6.3.1 顯示當前時間 151
6.3.2 使用函數(shù)顯示任何時間 152
6.3.3 計算兩個時間的差 153
6.3.4 合計超過24小時的時間 154
6.3.5 轉換軍事時間 156
6.3.6 把帶小數(shù)點的小時、分鐘或秒轉換成時間 156
6.3.7 在時間中加小時數(shù)、分鐘數(shù)或秒數(shù) 157
6.3.8 時區(qū)之間的轉換 157
6.3.9 時間值的舍入 158
6.3.10 使用非時間值 159
第7章 計數(shù)與求和 161
7.1 工作表單元格的計數(shù)與求和 161
7.2 其他計數(shù)方法 162
7.3 基本計數(shù)公式 163
7.3.1 統(tǒng)計單元格的總數(shù) 164
7.3.2 統(tǒng)計空單元格的個數(shù) 164
7.3.3 非空單元格的計數(shù) 165
7.3.4 數(shù)字單元格計數(shù) 165
7.3.5 文本單元格計數(shù) 165
7.3.6 非文本單元格計數(shù) 165
7.3.7 邏輯值計數(shù) 166
7.3.8 某個范圍中的錯誤值計數(shù) 166
7.4 高級計數(shù)公式 166
7.4.1 使用COUNTIF函數(shù)統(tǒng)計單元格數(shù)量 166
7.4.2 統(tǒng)計滿足多個條件的單元格數(shù)量 167
7.4.3 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項的計數(shù) 171
7.4.4 確定特定文本的出現(xiàn)頻率 172
7.4.5 統(tǒng)計唯一值的數(shù)目 173
7.4.6 創(chuàng)建頻率分布 174
7.5 求和公式 181
7.5.1 對范圍內的所有單元格求和 181
7.5.2 對包含錯誤的范圍求和 182
7.5.3 計算累計和 182
7.5.4 求n個最大值的和 184
7.6 使用單個條件求和 185
7.6.1 只對負值求和 185
7.6.2 根據范圍Difference的值求和 186
7.6.3 基于文本的比較結果求和 186
7.6.4 基于日期的比較結果求和 187
7.7 使用多重條件求和 187
7.7.1 使用AND條件 188
7.7.2 使用OR條件 189
7.7.3 使用AND和OR條件 189
第8章 使用查找函數(shù) 191
8.1 什么是查找公式 191
8.2 與查找相關的函數(shù) 192
8.3 基本查找函數(shù) 193
8.3.1
VLOOKUP函數(shù) 193
8.3.2
HLOOKUP函數(shù) 194
8.3.3
LOOKUP函數(shù) 195
8.3.4 綜合使用MATCH和INDEX函數(shù) 196
8.4 專業(yè)查找公式 198
8.4.1 精確查找 199
8.4.2 查找值的左側 200
8.4.3 進行區(qū)分大小寫的查找 201
8.4.4 在多個查找表中進行選擇 202
8.4.5 確定考試分數(shù)的等級 202
8.4.6 計算等級平均分(GPA) 203
8.4.7 進行雙向查找 204
8.4.8 進行雙列查找 205
8.4.9 確定范圍中值的地址 206
8.4.10 使用最接近匹配查找一個值 207
8.4.11 使用線性插值法查找一個值 208
第9章 表格和列表 211
9.1 表格和術語 211
9.1.1 列表示例 212
9.1.2 表格示例 212
9.2 處理表格 214
9.2.1 創(chuàng)建表格 214
9.2.2 改變表格的外觀 215
9.2.3 在表格中導航和選擇 216
9.2.4 添加新行或列 216
9.2.5 刪除行或列 217
9.2.6 移動表格 217
9.2.7 從表格中刪除重復的行 217
9.2.8 表格的排序和篩選 219
9.2.9 處理匯總行 224
9.2.10 在表格中使用公式 226
9.2.11 引用表格中的數(shù)據 228
9.2.12 將表格轉換為列表 232
9.3 使用高級篩選功能 232
9.3.1 設置條件范圍 233
9.3.2 應用高級篩選 234
9.3.3 清除高級篩選 235
9.4 指定高級篩選條件 235
9.4.1 指定單一條件 236
9.4.2 指定多重條件 238
9.4.3 指定計算條件 239
9.5 使用數(shù)據庫函數(shù) 240
9.6 插入分類匯總 242
第10章 其他計算 247
10.1 單位轉換 247
10.2 舍入數(shù)字 251
10.2.1 基本舍入公式 251
10.2.2 舍入到最近倍數(shù) 252
10.2.3 舍入貨幣值 252
10.2.4 處理以分數(shù)表示的美元值 253
10.2.5 使用INT和TRUNC函數(shù) 255
10.2.6 舍入為一個偶數(shù)或奇數(shù)整數(shù) 255
10.2.7 舍入為n個有效數(shù)字 256
10.3 解直角三角形 256
10.4 面積、表面積、周長和體積的計算 258
10.4.1 計算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 258
10.4.2 計算矩形的面積和周長 258
10.4.3 計算圓的面積和周長 259
10.4.4 計算梯形的面積 259
10.4.5 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59
10.4.6 計算球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259
10.4.7 計算立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260
10.4.8 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260
10.4.9 計算圓錐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260
10.4.10 計算圓柱體的體積 260
10.4.11 計算棱椎的體積 260
10.5 解聯(lián)立方程組 261
10.6 處理正態(tài)分布 262
第Ⅲ部分 財 務 公 式
第11章 借貸和投資公式 267
11.1 貨幣時值 267
11.2 貸款計算 268
11.2.1 用于計算貸款信息的工作表函數(shù) 268
11.2.2 貸款計算示例 271
11.2.3 信用卡還款 273
11.2.4 創(chuàng)建貸款分期償還時間表 274
11.2.5 計算不定期還款的貸款 275
11.3 投資計算 277
11.3.1 單筆存款的未來值 277
11.3.2 一系列收益的現(xiàn)值 281
11.3.3 一系列存款的未來值 282
第12章 貼現(xiàn)和折舊函數(shù) 285
12.1 使用NPV函數(shù) 285
12.1.1
NPV的定義 286
12.1.2
NPV函數(shù)示例 287
12.2 使用IRR函數(shù) 291
12.2.1 回報率 292
12.2.2 幾何增長率 293
12.2.3 檢查結果 294
12.3 不定期的現(xiàn)金流 295
12.3.1 凈現(xiàn)值 295
12.3.2 內部回報率 296
12.4 折舊計算 297
第13章 財務計劃 301
13.1 創(chuàng)建財務計劃 301
13.2 創(chuàng)建分期償還計劃 301
13.2.1 簡單的分期償還計劃 302
13.2.2 動態(tài)的分期償還計劃 304
13.2.3 信用卡計算 306
13.3 使用數(shù)據表匯總貸款項 307
13.3.1 創(chuàng)建單變量數(shù)據表 308
13.3.2 創(chuàng)建雙變量數(shù)據表 309
13.4 財務決算和比率 311
13.4.1 基本財務決算 311
13.4.2 比率分析 314
13.5 創(chuàng)建指數(shù) 316
第Ⅳ部分 數(shù) 組 公 式
第14章 數(shù)組 321
14.1 數(shù)組公式 321
14.1.1 多單元格數(shù)組公式 322
14.1.2 單個單元格數(shù)組公式 323
14.1.3 創(chuàng)建數(shù)組常量 324
14.1.4 數(shù)組常量元素 325
14.2 理解數(shù)組的維數(shù) 325
14.2.1 一維橫向數(shù)組 325
14.2.2 一維縱向數(shù)組 326
14.2.3 二維數(shù)組 326
14.3 命名數(shù)組常量 328
14.4 使用數(shù)組公式 329
14.4.1 輸入數(shù)組公式 329
14.4.2 選擇數(shù)組公式范圍 329
14.4.3 編輯數(shù)組公式 330
14.4.4 擴展或壓縮多單元格數(shù)組公式 331
14.5 使用多單元格數(shù)組公式 331
14.5.1 從一個范圍的值中創(chuàng)建數(shù)組 331
14.5.2 從一個范圍的值中創(chuàng)建數(shù)組常量 332
14.5.3 對數(shù)組執(zhí)行運算 332
14.5.4 對數(shù)組使用函數(shù) 334
14.5.5 數(shù)組轉置 334
14.5.6 生成一個連續(xù)整數(shù)的數(shù)組 335
14.6 使用單個單元格數(shù)組公式 336
14.6.1 范圍中的字符計數(shù) 336
14.6.2 范圍中最小的三個數(shù)值求和 337
14.6.3 范圍中文本單元格的計數(shù) 338
14.6.4 省略中間公式 340
14.6.5 使用數(shù)組代替范圍引用 341
第15章 使用數(shù)組公式的技巧 343
15.1 使用單個單元格數(shù)組公式 343
15.1.1 包含錯誤的范圍的求和 343
15.1.2 范圍中錯誤值的計數(shù) 345
15.1.3 范圍中n個最大值的求和 345
15.1.4 計算非零數(shù)的平均值 345
15.1.5 確定范圍中是否包含特定值 346
15.1.6 兩個范圍中不同單元格的計數(shù) 347
15.1.7 返回范圍中最大值的位置 349
15.1.8 查找范圍中某個值第n次出現(xiàn)的行 349
15.1.9 返回范圍中的最長文本 349
15.1.10 確定一個范圍是否包含有效值 350
15.1.11 整數(shù)數(shù)字求和 351
15.1.12 舍入值求和 352
15.1.13 范圍中相隔n個數(shù)的數(shù)值求和 353
15.1.14 從字符串中刪除非數(shù)字字符 354
15.1.15 確定范圍中最接近的數(shù)值 355
15.1.16 返回一列中的最后一個數(shù)值 355
15.1.17 返回一行中的最后一個數(shù)值 356
15.2 使用多單元格數(shù)組公式 357
15.2.1 只返回范圍中的正數(shù) 357
15.2.2 返回范圍中的非空單元格 358
15.2.3 反轉范圍中單元格的順序 358
15.2.4 對一個范圍的值動態(tài)排序 359
15.2.5 返回范圍中唯一元素的列表 359
15.2.6 在范圍中顯示日歷 360
第Ⅴ部分 其 他 公 式
第16章 導入和清洗數(shù)據 365
16.1 關于數(shù)據 365
16.2 導入數(shù)據 366
16.2.1 從文件導入 366
16.2.2 將文本文件導入到指定范圍 368
16.2.3 復制并粘貼數(shù)據 370
16.3 數(shù)據清洗技術 370
16.3.1 刪除重復行 370
16.3.2 標識重復行 371
16.3.3 拆分文本 372
16.3.4 改變文本大小寫 376
16.3.5 刪除多余的空格 377
16.3.6 刪除亂字符 378
16.3.7 轉換值 378
16.3.8 對值進行分類 379
16.3.9 連接列 380
16.3.10 重新安排列 380
16.3.11 隨機化行 380
16.3.12 在列表中匹配文本 381
16.3.13 將縱向數(shù)據轉換為橫向數(shù)據 382
16.3.14 填充導入報告中的空隙 383
16.3.15 拼寫檢查 384
16.3.16 替換或刪除單元格中的文本 385
16.3.17 向單元格添加文本 386
16.3.18 修復尾部的負號 386
16.4 數(shù)據清洗檢查表 387
16.5 導出數(shù)據 387
16.5.1 導出到文本文件 388
16.5.2 導出到其他文件格式 388
第17章 圖表技術 391
17.1 理解SERIES公式 391
17.1.1 在SERIES公式中使用名稱 393
17.1.2 斷開圖表系列與其數(shù)據范圍的鏈接 393
17.2 創(chuàng)建與單元格的鏈接 394
17.2.1 添加圖表標題鏈接 394
17.2.2 添加坐標軸標題鏈接 395
17.2.3 添加文本鏈接 395
17.2.4 為圖表添加鏈接的圖片 396
17.3 圖表示例 396
17.3.1 單數(shù)據點圖表 396
17.3.2 在柱形圖表中顯示帶條件的顏色 398
17.3.3 創(chuàng)建比較直方圖 399
17.3.4 創(chuàng)建甘特圖 400
17.3.5 創(chuàng)建箱式圖 403
17.3.6 繪出每隔n個點的數(shù)據 404
17.3.7 在圖表中標識最大值和最小值 406
17.4 創(chuàng)建時間軸 407
17.4.1 繪制數(shù)學函數(shù) 408
17.4.2 繪制圓 411
17.4.3 創(chuàng)建鐘表圖 413
17.4.4 創(chuàng)建卓越的設計 415
17.5 使用趨勢線 416
17.5.1 線性趨勢線 417
17.5.2 非線性趨勢線 420
17.5.3 趨勢線方程總結 422
17.6 創(chuàng)建交互式圖表 423
17.6.1 從下拉列表中選擇系列 423
17.6.2 繪制最后n個數(shù)據點 423
17.6.3 選擇起始日期和點的數(shù)量 424
17.6.4 顯示人口數(shù)據 425
17.6.5 顯示天氣數(shù)據 426
第18章 數(shù)據透視表 429
18.1 數(shù)據透視表簡介 429
18.2 數(shù)據透視表示例 430
18.3 適合數(shù)據透視表的數(shù)據 432
18.4 自動創(chuàng)建數(shù)據透視表 434
18.5 手工創(chuàng)建數(shù)據透視表 435
18.5.1 指定數(shù)據 436
18.5.2 指定數(shù)據透視表的位置 436
18.5.3 數(shù)據透視表的布局 438
18.5.4 格式化數(shù)據透視表 439
18.5.5 修改數(shù)據透視表 441
18.6 更多的數(shù)據透視表示例 442
18.6.1 問題1:每個支行每天的新存款金額有多少 442
18.6.2 問題2:一星期中哪天的存款最多 443
18.6.3 問題3:按賬戶類型分,每個支行開了多少賬戶 444
18.6.4 問題4:不同賬戶類型的金額分布情況如何 444
18.6.5 問題5:出納員新開的哪類賬戶最多 445
18.6.6 問題6:“中心”支行與其他兩個支行相比,情況怎樣 445
18.6.7 問題7:哪個支行為新客戶開的支票賬戶最多 446
18.7 組合數(shù)據透視表中的項 447
18.7.1 手工組合示例 447
18.7.2 查看組合的數(shù)據 449
18.7.3 自動組合示例 450
18.8 創(chuàng)建頻率分布 453
18.9 創(chuàng)建計算字段或計算項 455
18.9.1 創(chuàng)建計算字段 457
18.9.2 插入計算項 459
18.10 使用切片器篩選數(shù)據透視表 461
18.11 使用日程表篩選數(shù)據透視表 462
18.12 引用數(shù)據透視表中的單元格 464
18.13 另一個數(shù)據透視表示例 465
18.14 使用數(shù)據模型 468
18.15 創(chuàng)建數(shù)據透視圖 471
18.15.1 數(shù)據透視圖示例 471
18.15.2 關于數(shù)據透視圖的更多內容 473
第19章 條件格式 475
19.1 條件格式簡介 475
19.2 指定條件格式 477
19.2.1 可以應用的格式類型 477
19.2.2 定義自己的規(guī)則 478
19.3 使用圖形的條件格式 479
19.3.1 使用數(shù)據條 479
19.3.2 使用色階 481
19.3.3 使用圖標集 483
19.4 創(chuàng)建基于公式的規(guī)則 486
19.4.1 理解相對和絕對引用 487
19.4.2 條件格式公式示例 488
19.5 使用條件格式 495
19.5.1 管理規(guī)則 495
19.5.2 復制包含條件格式的單元格 495
19.5.3 刪除條件格式 496
19.5.4 定位包含條件格式的單元格 496
第20章 數(shù)據驗證 497
20.1 數(shù)據驗證簡介 497
20.2 指定驗證條件 498
20.3 可應用的驗證條件類型 499
20.4 創(chuàng)建下拉列表 500
20.5 將公式用于數(shù)據驗證規(guī)則 501
20.6 理解單元格引用 502
20.7 數(shù)據驗證公式示例 503
20.7.1 只接受文本 503
20.7.2 接受比前一個單元格大的數(shù)值 503
20.7.3 只接受不重復的輸入項 504
20.7.4 接受以特定字符開頭的文本 504
20.7.5 只接受是星期一的日期 505
20.7.6 只接受不超過總和的值 505
20.7.7 創(chuàng)建有依賴關系的列表 505
第21章 創(chuàng)建元公式 507
21.1 什么是元公式 507
21.2 創(chuàng)建元公式:一個簡單例子 508
21.3 元公式示例 510
21.3.1 使用元公式刪除中間名 510
21.3.2 使用元公式返回字符串中最后一個空格字符的位置 514
21.3.3 使用元公式判斷信用卡號碼的有效性 517
21.3.4 生成隨機姓名 521
21.4 元公式的優(yōu)缺點 523
第22章 調試公式的工具和方法 525
22.1 什么是公式調試 525
22.2 公式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 526
22.2.1 括號不匹配 526
22.2.2 用#填充的單元格 527
22.2.3 空白單元格并非空白 528
22.2.4 額外的空格字符 528
22.2.5 返回錯誤的公式 529
22.2.6 絕對/相對引用問題 533
22.2.7 運算符優(yōu)先級問題 534
22.2.8 公式不計算 535
22.2.9 實際數(shù)值與顯示數(shù)值 535
22.2.10 浮點數(shù)錯誤 536
22.2.11 幻影鏈接錯誤 537
22.2.12 邏輯值錯誤 537
22.2.13 循環(huán)引用錯誤 538
22.3 Excel的審核工具 539
22.3.1 辨別特定類型的單元格 539
22.3.2 查看公式 54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