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史料典籍中國史綱

中國史綱

中國史綱

定 價:¥29.80

作 者: 張蔭麟
出版社: 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歷史 中國史 中國通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3905114 出版時間: 2015-01-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敘述了從商朝到東漢前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全書按照朝代順序編寫,但并非每一朝代都以同等筆墨來寫,而是按自己的歷史哲學標準選取各朝代重要的事件作為主題,著力敘述“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全書內(nèi)容豐富,不僅講述王朝更迭、政治興衰、社會變遷,也描述文化發(fā)展、商業(yè)經(jīng)濟,還介紹地域民俗、大眾生活,可謂包羅萬象。作者筆下沒有艱澀的學術(shù)冷語,沒有枯燥的理性說教;作者以其清麗的文筆、飄逸的文風,用藝術(shù)化的語言將一部《中國史綱》寫的優(yōu)美動人,使讀者既享受歷史之美,又領(lǐng)略文學之妙。

作者簡介

  張蔭麟(1905—1942),自號素癡,廣東東莞人,著名學者、歷史學家。早年就學于清華大學,以才、學、識出眾知名,與錢鐘書、吳晗、夏鼐并稱為“文學院四才子”。1929年,留學美國,在斯坦福大學攻讀西洋哲學史和社會學,獲哲學博士學位。1934年回國,任教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講授歷史、哲學課??箲?zhàn)爆發(fā)后被迫輾轉(zhuǎn)南下,后患上腎炎,由于缺醫(yī)少藥,病情惡化,1942年10月24日在遵義病逝,年僅37歲。張蔭麟一生志在國史研究,被稱為二十世紀中國新史學的開山大匠。他一生著述多散見于報章雜志者,只留下一部專著《中國史綱》。

圖書目錄

自 序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第一章 中國史黎明期的大勢 / 001
商代文化 / 003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傳說 / 010
周朝的興起 / 013
周代與外族 / 018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 023
封建帝國的組織 / 024
奴 隸 / 027
庶 民 / 030
都邑與商業(yè) / 033
家 庭 / 036
士 / 039
宗 教 / 043
卿大夫 / 047
封建組織的崩潰 / 050
第三章 霸國與霸業(yè) / 053
楚的興起 / 054
齊的興起(附宋) / 056
晉楚爭霸 / 059
吳越代興 / 064
鄭子產(chǎn) / 067
第四章 孔子及其時世 / 071
魯國的特色 / 072
孔子的先世與孔子的人格 / 074
孔子與其時世 / 077
孔子與政治 / 080
孔子與教育 / 084
孔子的晚年 / 089
第五章 戰(zhàn)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 091
三晉及田齊的興起 / 092
魏文侯李克、吳起 / 095
秦的變法 / 098
經(jīng)濟的進步與戰(zhàn)爭的變質(zhì) / 102
國際局面的變遷 / 106
第六章 戰(zhàn)國時代的思潮 / 111
新知識階級的興起 / 112
墨 子 / 115
墨子與墨家 / 118
孟子、許行及周官 / 121
楊朱、陳仲、莊周、惠施、老子 / 127
鄒衍、荀卿、韓非 / 130
第七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 135
呂不韋與嬴政 / 136
六國混一 / 139
新帝國的經(jīng)營 / 142
帝國的發(fā)展與民生 / 147
第八章 秦漢之際 / 151
陳勝之起滅 / 152
項羽與巨鹿之戰(zhàn) / 155
劉邦之起與關(guān)中之陷 / 158
項羽在關(guān)中 / 161
楚漢之戰(zhàn)及其結(jié)局 / 164
第九章 大漢帝國的發(fā)展 / 167
純郡縣制的重建 / 168
秦漢之際中國與外族 / 172
武帝開拓事業(yè)的四時期 / 176
武帝的新經(jīng)濟政策 / 183
第十章 漢初的學術(shù)與政治 / 187
道家學說的全盛及其影響 / 188
儒家的正統(tǒng)地位之確立 / 193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響 / 196
第十一章 改制與“革命” / 199
外戚王氏的專權(quán) / 200
哀帝朝的政治 / 202
從王莽復起至稱帝 / 205
王莽的改革 / 209
新朝的傾覆 / 213
東漢的建立及其開國規(guī)模 / 21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