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操作系統(tǒng)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統(tǒng)管理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統(tǒng)管理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統(tǒng)管理

定 價:¥69.00

作 者: 曹江華 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LINUX 操作系統(tǒng)/系統(tǒng)開發(fā) 計算機/網(wǎng)絡

ISBN: 9787121254635 出版時間: 2015-03-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統(tǒng)管理》以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為藍本,分15章介紹了RHEL 7.0的基本使用和系統(tǒng)管理。主要包括自由軟件和開源軟件的基礎知識、Linux的基礎知識、RHEL7.0的安裝、軟件包管理、用戶管理、磁盤管理和LVM管理、文件系統(tǒng)管理、TCP/IP網(wǎng)絡配置、系統(tǒng)引導和啟動、systemd服務管理、虛擬化應用、日志管理、使用Webmin、Linux iSCSI和GlusterFS網(wǎng)絡文件系統(tǒng)配置、SELinux使用、內(nèi)核審計、防火墻設置和升級等內(nèi)容?!禦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統(tǒng)管理》內(nèi)容詳盡、結構清晰、通俗易懂,使用了大量圖表對內(nèi)容進行表述和歸納,便于讀者理解及查閱,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指導性。書中內(nèi)容適用于RHEL7.0,其中絕大部分內(nèi)容同時也適用于其他主要發(fā)行版本?!禦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統(tǒng)管理》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Linux短期培訓班的教材,同時也可供廣大Linux愛好者自學使用。

作者簡介

  曹江華,1994年畢業(yè)于工科大學機電一體化專業(yè),從事CAD設計。后從事小型數(shù)據(jù)庫的應用。1996年開始從事構建網(wǎng)絡、管理維護、數(shù)據(jù)庫管理工作。1999年后開始接觸LINUX。在工作中曾參加局域網(wǎng)的安裝調(diào)試(Windows NT /2000,Unix,linux)和維護的工作,熟悉CISCO公司系列產(chǎn)品,熟悉tcp/ip,ipx等網(wǎng)絡協(xié)議,具有較強的計算機網(wǎng)絡知識。能夠熟練操作等各種辦公軟件.本人有較強的網(wǎng)絡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

圖書目錄

第1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統(tǒng)簡介
  1.1 Linux簡介
    1.1.1 UNIX操作系統(tǒng)的誕生
    1.1.2 GNU早期簡史
    1.1.3 POSIX標準歷史
    1.1.4 Linux概述
    1.1.5 Linux和開源軟件的商業(yè)化
    1.1.6 Linux和開源軟件的商業(yè)模式
  1.2 Linux內(nèi)核及其發(fā)行版本
    1.2.1 Linux發(fā)行版本概述
    1.2.2 Linux內(nèi)核的變遷
    1.2.3 Linux主要發(fā)行版本
  1.3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簡介
    1.3.1 發(fā)展軌跡
    1.3.2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簡介
第2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統(tǒng)安裝
  2.1  硬件需求與兼容性
    2.1.1 Linux硬件驅(qū)動現(xiàn)狀
    2.1.2 主要硬件的兼容性
    2.1.3 收集硬件信息
    2.1.4 檢查系統(tǒng)硬件是否存在大的缺陷
    2.1.5 獲取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兼容性列表
  2.2 安裝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2.2.1 使用本地光盤介質(zhì)安裝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2.2.2 首次啟動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的配置
  2.3  進入單用戶模式重新設置root密碼
  2.4  Linux硬件的穩(wěn)定性檢測
    2.4.1 穩(wěn)定性檢測的作用
    2.4.2 檢測CPU
    2.4.3 檢測內(nèi)存
  2.5 卸載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
第3章 Linux啟動過程和系統(tǒng)引導器GRUB
  3.1  Linux啟動過程
    3.1.1  Linux啟動過程詳解
    3.1.2 Linux運行級別到目標
  3.2  系統(tǒng)引導器GRUB
    3.2.1 GRUB 2簡介
    3.2.2 GRUB的啟動菜單界面
    3.2.3 GRUB的啟動菜單項編輯界面
    3.2.4  GRUB 2命令行界面
    3.2.5  GRUB 2的一些常用命令
    3.2.6 理解GRUB 2的配置文件
    3.2.7 /etc/grub.d目錄下的腳本文件
    3.2.8 應用實例
第4章 Linux虛擬化配置
  4.1  Linux虛擬化簡介
    4.1.1  Linux虛擬化類型
    4.1.2  Linux虛擬化項目
    4.1.3  Linux服務器虛擬化的重要性
  4.2  KVM虛擬化技術
    4.2.1  KVM虛擬機簡介
    4.2.2  安裝及配置KVM相關軟件
    4.2.3  使用virt-manager建立一個KVM虛擬機
    4.2.4  KVM虛擬機功能簡介
    4.2.5  使用命令行執(zhí)行高級管理任務
  4.3  KVM虛擬機存儲設置
    4.3.1  KVM虛擬機存儲模式解析
    4.3.2  創(chuàng)建基于分區(qū)的存儲池
    4.3.3  創(chuàng)建基于目錄的存儲池
    4.3.4  創(chuàng)建基于LVM的存儲池
    4.3.5  使用命令行方式管理存儲池
  4.4  KVM SPICE配置
    4.4.1  SPICE簡介
    4.4.2  安裝及配置SPICE服務器
    4.4.3  使用SPICE客戶機
  4.5  Docker:容器級虛擬化
    4.5.1 簡介
    4.5.2 Docker的安裝
    4.5.3 了解命令行參數(shù)
    4.5.4 主要子命令簡介
    4.5.5 Docker常用命令
    4.5.6  使用Docker命令行操作Docker鏡像
    4.5.7  在Docker里運行Tomcat程序
第5章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統(tǒng)日常運維管理
  5.1  Linux用戶管理
    5.1.1  基于命令行管理工具
    5.1.2 使用圖形化工具管理用戶
  5.2  軟件包管理
    5.2.1 RPM軟件包管理
    5.2.2 YUM軟件包管理
    5.2.3 使用圖形化工具
  5.3  Linux文件管理
    5.3.1 基于命令行的文件管理
    5.3.2 基于圖形化的文件管理工具
  5.4  Linux計劃任務管理
    5.4.1 at相關命令
    5.4.2 at相關命令使用實例
    5.4.3 系統(tǒng)資源的定時調(diào)用(使用cron)
    5.4.4 Linux計劃任務圖形化工具Gnome-schedule
第6章 Linux文件系統(tǒng)管理
  6.1  Linux文件系統(tǒng)介紹
    6.1.1 文件系統(tǒng)定義
    6.1.2 Linux文件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
    6.1.3 Linux文件系統(tǒng)結構
    6.1.4  /proc文件系統(tǒng)
    6.1.5  Linux文件系統(tǒng)的組成
    6.1.6  文件類型
    6.1.7  Linux文件系統(tǒng)的特性
    6.1.8  Linux主流文件格式
    6.1.9  查看當前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tǒng)類型
    6.1.10 Linux中對大型文件的支持
  6.2  Btrfs文件系統(tǒng)管理
    6.2.1  建立文件系統(tǒng)
    6.2.2  掛載文件
    6.2.3  修改Btrfs文件系統(tǒng)的大小
    6.2.4  創(chuàng)建快照(snapshot)
    6.2.5  創(chuàng)建子卷(subvolume)
    6.2.6  創(chuàng)建RAID
    6.2.7  添加/刪除新設備
    6.2.8  文件系統(tǒng)轉換
    6.2.9  檢查Btrfs文件系統(tǒng)
    6.2.10  debug功能
  6.3  XFS文件系統(tǒng)管理
    6.3.1 安裝相關軟件包
    6.3.2  使用xfs管理命令
第7章 Linux存儲管理工具
  7.1  Linux磁盤管理工具命令
    7.1.1  fdisk:磁盤分區(qū)
    7.1.2  badblock:檢查磁盤
    7.1.3  parted:磁盤分區(qū)工具
    7.1.4  df:顯示報告文件系統(tǒng)磁盤使用信息
    7.1.5  du:顯示目錄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盤空間
    7.1.6  dd:磁盤操作
    7.1.7  mdadm:RAID設置工具
  7.2  Linux磁盤操作實戰(zhàn)
    7.2.1  為Linux添加新硬盤
    7.2.2  Linux磁盤配額配置
  7.3  Linux磁盤RAID配置
  7.4  LVM管理工具
    7.4.1  LVM基礎
    7.4.2  命令行LVM配置實戰(zhàn)
    7.4.3 使用ssm命令管理邏輯卷
    7.4.4  使用system-config-lvm管理LVM
  7.5  使用gnome-disk-utility 磁盤工具
    7.5.1  簡介
    7.5.2  安裝并使用
    7.5.3  主要功能
  7.6  使用GParted分區(qū)編輯器
    7.6.1 簡介
    7.6.2 安裝
    7.6.3 創(chuàng)建分區(qū)
    7.6.4 格式化分區(qū)
    7.6.5 激活分區(qū)
第8章 Linux 服務管理
  8.1 systemd簡介和特點
    8.1.1 systemd提供了按需啟動能力
    8.1.2 systemd采用Linux的Cgroup特性跟蹤和管理進程的生命周期
    8.1.3 啟動掛載點和自動掛載管理
    8.1.4 實現(xiàn)事務性依賴關系管理
    8.1.5 能夠?qū)ο到y(tǒng)進行快照和恢復
    8.1.6 日志服務
    8.1.7 unit的概念
  8.2 systemd的使用
    8.2.1 unit文件的編寫
    8.2.2 創(chuàng)建自己的systemd服務
  8.3 系統(tǒng)管理員需要掌握的命令
    8.3.1 sysvinit和systemd 的命令對比列表
    8.3.2 systemctl命令實例
    8.3.3 其他設置
    8.3.4  圖形化服務管理工具
  8.4 舊版本遺留的服務工具
    8.4.1  chkconfig
    8.4.2  ntsysv
    8.4.3  xinetd
    8.4.4  TCP_Wrappers
第9章 Linux TCP/IP網(wǎng)絡配置管理
  9.1  Linux網(wǎng)絡基礎
    9.1.1  Linux下端口號分配
    9.1.2  Linux的TCP/IP網(wǎng)絡配置
  9.2  通過Linux命令行進行網(wǎng)絡操作
    9.2.1  Linux的TCP/IP配置
    9.2.2  Linux服務器的靜態(tài)路由配置
    9.2.3  adsl連接配置
    9.2.4  連接無線網(wǎng)絡
  9.3  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網(wǎng)絡連接
    9.3.1  NetworkManager簡介
    9.3.2  安裝啟動服務
    9.3.3  使用NetworkManager配置有線網(wǎng)絡接口
    9.3.4  使用NetworkManager連接WiFi(802.11)網(wǎng)絡
    9.3.5  使用nmtui
  9.4  掌握Linux命令行網(wǎng)絡配置工具
    9.4.1  ip命令
    9.4.2 nmcli
第10章 Linux防火墻
  10.1  防火墻技術
    10.1.1  防火墻簡介
    10.1.2  Linux防火墻技術
    10.1.3  使用system-config-firewall快速構建Linux防火墻
  10.2 使用FirewallD構建動態(tài)防火墻
    10.2.1 FirewallD簡介
    10.2.2 具有命令行的FirewallD的基本操作
    10.2.3  使用圖形化工具
第11章 使用SELinux和Linux安全審計工具
  11.1  使用SELinux
    11.1.1  SELinux起源
    11.1.2  SELinux架構
    11.1.3  與SELinux相關的文件
    11.1.4  SELinux使用實戰(zhàn)
    11.1.5  SELinux布爾值和上下文配置
    11.1.6  使用命令行工具管理SELinux
    11.1.7  SELinux日志文件的使用
    11.1.8  SELinux和網(wǎng)絡服務設置
  11.2  使用GUI工具建立SELinux策略模塊
  11.3  Linux安全審計工具
    11.3.1  Linux用戶空間審計系統(tǒng)簡介
    11.3.2  安裝軟件包并且配置審計守護進程
    11.3.3  用戶空間審計系統(tǒng)的使用實例
第12章 Linux存儲設置
  12.1  iSCSI設置
    12.1.1  iSCSI技術簡介
    12.1.2  Linux iSCSI配置
  12.2  NFS網(wǎng)絡存儲設置
    12.2.1  NFS簡介
    12.2.2  配置NFS服務器
    12.2.3  配置NFS客戶端
  12.3  GlusterfsFS文件系統(tǒng)設置
    12.3.1  GlusterFS簡介
    12.3.2  創(chuàng)建Distributed Volume
    12.3.3  創(chuàng)建Replicated Volume 2
    12.3.4  創(chuàng)建Striped Volume
    12.3.5  創(chuàng)建Distributed Replicated Volume
第13章 使用Webmin工具管理RHEL 7.0
  13.1  Webmin安裝配置
    13.1.1  Webmin簡介
    13.1.2  下載安裝Webmin
    13.1.3  防火墻設置
  13.2  使用Webmin
    13.2.1  登錄Webmin
    13.2.2  Webmin的自身配置
    13.2.3  Webmin主界面
    13.2.4  理解Webmin配置文件
  13.3  主要模塊簡介
    13.3.1  服務器類型模塊
    13.3.2  網(wǎng)絡配置管理
    13.3.3  硬件配置管理
    13.3.4  系統(tǒng)配置管理
    13.3.5  其他配置管理
    13.3.6  Cluster
    13.3.7  Un-used Modules簡介
  13.4 Webmin的安全性
第14章 Linux遠程控制
  14.1  SSH服務器的工作原理
    14.1.1  SSH服務器和客戶端的工作流程
    14.1.2  SSH的安全驗證
  14.2  配置OpenSSH服務器和使用SSH客戶端
    14.2.1  安裝并啟動OpenSSH
    14.2.2  配置文件
    14.2.3  配置使用口令驗證登錄服務器實例
  14.3  應用SSH客戶端
    14.3.1  SSH客戶端工具
    14.3.2  生成密鑰對
    14.3.3  圖形界面工具gFTP
    14.3.4  使用Windows SSH客戶端登錄OpenSSH服務器
  14.4  RHEL 7.0和Windows之間的桌面遠程控制
    14.4.1  使用Windows桌面遠程控制RHEL 7.0
    14.4.2  使用RHEL 7.0桌面遠程控制Windows
第15章 RHEL 7.0的日志管理
  15.1  日志管理簡介
  15.2  Linux日志管理工具
    15.2.1  Linux日志管理工具簡介
    15.2.2  日志管理軟件包psacct簡介
    15.2.3  lastcomm命令
    15.2.4  sa命令
    15.2.5  ac命令
    15.2.6  accton命令
    15.2.7  其他日志管理實用工具
  15.3  Linux日志管理技巧
    15.3.1  使用logrotate工具
    15.3.2  搜索日志文件的策略和技巧
    15.3.3  手動搜索日志文件
    15.3.4  使用logwatch工具搜索日志文件
    15.3.5  使用journal
  15.4  使用圖形化工具:系統(tǒng)日志查看器
    15.4.1  系統(tǒng)日志查看器的安裝
    15.4.2  快速使用入門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