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電磁兼容維護概述 1
1.1 電磁兼容維護內涵 1
1.1.1 電磁兼容維護含義 1
1.1.2 電磁兼容維護原因 1
1.2 電磁兼容維護需求分析 4
1.2.1 電磁干擾 4
1.2.2 電磁環(huán)境效應 5
1.2.3 電磁防護 8
1.2.4 電磁頻譜管理 9
1.2.5 電磁兼容標準 11
1.3 電磁兼容維護方法 12
第2章 系統(tǒng)級電磁兼容現(xiàn)場測量 14
2.1 現(xiàn)場測量概述 14
2.2 時域測量技術 15
2.2.1 時域測量與分析 15
2.2.2 時域信號處理 21
2.2.3 時域測量設備 35
2.3 基于虛擬暗室的現(xiàn)場測量技術 38
2.3.1 虛擬暗室技術 38
2.3.2 虛擬暗室測量系統(tǒng) 40
2.4 基于空間濾波的現(xiàn)場測量方法 43
2.4.1 基本原理 43
2.4.2 測向算法與波束形成 45
2.4.3 仿真結果 50
2.4.4 實測性能 52
第3章 系統(tǒng)非線性特性測量 55
3.1 多音測量技術 55
3.1.1 單音信號激勵 55
3.1.2 雙音信號激勵 56
3.2 雙頻測試技術 58
3.2.1 雙頻測試原理 58
3.2.2 雙頻圖生成 60
3.2.3 雙頻信號掃描方式 60
3.2.4 參數(shù)確定 61
3.3 自動雙頻測試系統(tǒng) 68
3.3.1 系統(tǒng)配置 68
3.3.2 系統(tǒng)校準 71
3.4 雙頻測試應用 71
3.4.1 測試項目 71
3.4.2 測試示例 73
第4章 系統(tǒng)級電磁兼容預測 87
4.1 概述 87
4.1.1 電磁兼容預測的基本概念 87
4.1.2 電磁兼容預測成果 88
4.1.3 電磁兼容預測中的數(shù)學方法 91
4.2 電磁兼容性預測的數(shù)學模型 93
4.2.1 干擾源模型 94
4.2.2 敏感設備模型 97
4.2.3 耦合途徑模型 101
4.3 電磁兼容性預測算法 105
4.3.1 幅度篩選 106
4.3.2 頻率篩選 106
4.3.3 詳細分析 107
4.3.4 性能分析 107
4.4 系統(tǒng)級電磁兼容的拓撲分析 109
4.4.1 電磁拓撲理論 109
4.4.2 電磁干擾統(tǒng)一模型 115
4.5 電磁兼容預測實施 120
4.5.1 拓撲分解和統(tǒng)一模型描述 121
4.5.2 天線互耦分析 123
4.5.3 線纜耦合分析 126
第5章 線纜耦合分析 133
5.1 傳輸線模型 133
5.1.1 概述 133
5.1.2 分布參數(shù)提取 134
5.1.3 傳輸線方程 137
5.2 線纜間串擾預測方法 137
5.2.1 基于高階FDTD的傳輸線串擾預測模型 137
5.2.2 改進節(jié)點分析法 139
5.2.3 高階FDTD與MNA混合計算方法 140
5.2.4 串擾分析實例 142
5.3 場線電磁耦合預測方法 144
5.3.1 多導體傳輸線的場線耦合模型 144
5.3.2 復雜電路終端的MNA方法 151
5.3.3 場線耦合預測分析實例 151
第6章 功率器件的行為級建模 155
6.1 行為模型概述 155
6.1.1 行為模型概念 155
6.1.2 行為模型及其種類 157
6.1.3 行為模型的數(shù)學描述 158
6.2 典型的行為模型 158
6.2.1 無記憶模型 158
6.2.2 Wiener模型和Hammerstein模型 160
6.2.3 記憶多項式模型 163
6.2.4 神經網絡模型 164
6.2.5 Volterra 級數(shù)模型 165
6.3 功放模型的仿真與測試 168
6.4 行為模型比較與分析 170
6.4.1 功放模型的選擇依據 170
6.4.2 功放模型的有效性 171
6.4.3 功放模型的比較 171
第7章 電磁兼容預知性維護與模型綜合 174
7.1 電磁兼容預知性維護技術 174
7.1.1 電磁兼容故障預測和健康管理 174
7.1.2 數(shù)據挖掘技術 178
7.2 電磁兼容性模型綜合概述 180
7.2.1 基本概念與內涵 180
7.2.2 電磁兼容模型綜合的實現(xiàn)思路 181
7.3 電磁兼容性能參數(shù)的模型綜合 182
7.3.1 電磁兼容數(shù)據預處理 182
7.3.2 模型綜合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 185
7.3.3 模型綜合的神經網絡方法 189
7.4 系統(tǒng)電磁兼容模型綜合 193
7.4.1 電磁兼容可靠性 193
7.4.2 基于測量數(shù)據的電磁兼容性能預測 194
7.4.3 基于模糊技術的電磁兼容模型綜合 205
第8章 電磁兼容加改裝 211
8.1 電磁兼容加改裝概述 211
8.1.1 加改裝的目的和原則 211
8.1.2 電磁兼容加改裝的實施 211
8.2 電磁兼容加改裝技術 214
8.2.1 加改裝的論證與設計 214
8.2.2 加改裝的工程技術方法 215
8.3 電磁兼容加改裝中的頻譜管控 225
8.3.1 平臺電磁頻譜管控技術 225
8.3.2 電磁信息防泄漏技術 228
8.3.3 強電磁脈沖防護加固 228
第9章 電磁兼容維護效果評估 242
9.1 電磁兼容維護效果評估思路 242
9.2 電磁兼容維護效果評估方法 243
參考文獻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