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簡介
1.1 微波與射頻
1.2 頻率帶寬
1.3 應用
參考文獻
第2章 電磁場基本理論
2.1 引言
2.2 麥克斯韋方程組
2.3 時諧電磁場; 一個矢量的極化
2.4 時諧域中的麥克斯韋方程組
2.5 邊界條件
2.6 電磁場的能量和功率; 坡印廷矢量
2.7 一些基本理論
2.8 平面波
2.9 直角坐標系下波動方程的解
2.10 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 斯涅耳定律
2.11 電位
參考文獻
第3章 導波電磁傳輸
3.1 引言
3.2 圓柱結構; TE、TM和TEM模的麥克斯韋方程解決方法
3.3 傳輸線的傳播模式
3.4 一維電路傳輸線
3.5 相速度、 群速度和能量速度
3.6 橫向模態(tài)矢量et、 ht的性質; 場在波導中的擴張
3.7 實際波導中的損耗、 衰減和功率處理能力
3.8 矩形波導
3.9 脊形波導
3.10 圓形波導
3.11 同軸電纜
3.12 平行板波導
3.13 帶狀線
3.14 微帶線
3.15 共面波導
3.16 耦合線
參考文獻
第4章 微波電路
4.1 引言
4.2 微波電路的簡單陳述
4.3 終端傳輸線
4.4 史密斯圓圖
4.5 功率流
4.6 矩陣表示
4.7 傳輸線支節(jié)電路模型
4.8 平移參考平面
4.9 帶負載的二端口網絡
4.10 耦合線的矩陣描述
4.11 耦合線的匹配
4.12 使用耦合線支節(jié)的二端口網絡
參考文獻
第5章 諧振器和腔體
5.1 引言
5.2 諧振條件
5.3 品質因數(shù)Q
5.4 傳輸線諧振器
5.5 平面諧振器
5.6 諧振腔
5.7 諧振腔Q值的計算
5.8 介質諧振器
5.9 電磁場的傳播
參考文獻
第6章 阻抗匹配
6.1 引言
6.2 法諾約束
6.3 四分之一波長傳輸線
6.4 多節(jié)四分之一波長變換
6.5 傳輸線和短截線變換器; 短截線調諧器
6.6 集總L形網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7章 無源微波元件
7.1 引言
7.2 匹配負載
7.3 可變短路線
7.4 衰減器
7.5 固定移相器
7.6 節(jié)點和互連節(jié)點
7.7 功率分配器和功率合成器
7.8 集總元件實現(xiàn)的電路
7.9 波束形成網絡
7.10 非互易元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8章 微波濾波器
8.1 引言
8.2 定義
8.3 低通原型
8.4 半集總低通濾波器
8.5 頻率變換
8.6 Kuroda規(guī)則
8.7 導抗逆變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9章 微波元件設計的基本概念
9.1 引言
9.2 級聯(lián)線性二端口網絡
9.3 信號流圖
9.4 二端口網絡中的噪聲
9.5 二端口網絡的非線性
9.6 半導體器件
9.7 高頻半導體器件的電氣模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10章 微波控制器件
10.1 引言
10.2 開關
10.3 可變衰減器
10.4 移相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11章 放大器
11.1 引言
11.2 小信號放大器
11.3 低噪聲放大器
11.4 實驗放大器的設計
11.5 功率放大器
11.6 其他功放結構
11.7 微波放大器實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12章 振蕩器
12.1 引言
12.2 總則
12.3 負阻振蕩器
12.4 正反饋振蕩器
12.5 標準振蕩器結構
12.6 振蕩器的設計
12.7 振蕩器的性能指標
12.8 特殊振蕩器
12.9 雙推微波VCO的設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13章 變頻器
13.1 引言
13.2 檢波器
13.3 混頻器
13.4 倍頻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14章 微波電路技術
14.1 引言
14.2 混合和單片集成電路
14.3 基本的MMIC元件
14.4 仿真模型和版圖庫
14.5 MMIC加工技術
14.6 射頻集成電路
參考文獻
第15章 射頻與微波電路結構
15.1 引言
15.2 調制理論回顧
15.3 發(fā)射機
15.4 接收機
15.5 射頻收發(fā)機的進一步闡述
15.6 特殊射頻功能模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16章 數(shù)值方法和計算機輔助設計
16.1 引言
16.2 電磁分析
16.3 電路分析
16.4 優(yōu)化
參考文獻
第17章 測試儀器與技術
17.1 引言
17.2 功率計
17.3 頻率計
17.4 頻譜分析儀
17.5 寬帶采樣示波器
17.6 網絡分析儀
17.7 特殊的測試儀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附錄A 一些有用的矢量分析關系及三角函數(shù)恒等式
附錄B 傅里葉變換
附錄C 理想波導中的特征矢量正交性
附錄D 標準矩形波導管和同軸線參數(shù)
附錄E 電氣原理圖常見符號
附錄F 縮略詞列表